“无纸阅读”考验重重 如何成为“无纸悦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无纸阅读”考验重重 如何成为“无纸悦读”
2010年05月05日 14:13 来源:浙江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书”未必都要纸墨幽香。

  在刚刚落幕的第2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数字出版作为一个单独的参展内容被首次提出,有近70家数字出版相关企业参加了展示。

  “4·23”世界读书日期间进行的第七次国民阅读调查同样显示出无纸化阅读的强劲潜力,2009年我国已有两成半国民接触过电子阅读,仅今年一季度,中国电子阅读器销量已达到全球市场的20%。

  无纸阅读正在一步一步渗入人们的生活。

  在书籍的演进脉络中我们发现,从甲骨刻辞到青铜铭文,从石刻文字到竹简帛书……每一次载体的变换都是一场阅读革命。

  现在,又一场阅读革命蓄势待发——印刷书籍正开始向电子化迈进。

  电子阅读热浪来袭

  “一套《二十四史》有3200多卷,如果买足全本要足足一个书柜来存放,现在一本电子书巴掌大的地方就可以全部搞定了。”这是正在读高一的阎科选择电子书的重要理由。

  前不久,阎科刚买了一款电子阅读器,随时随地看书成了他的新习惯,阎科觉得这样看书快捷又方便。在阎科的同学里,习惯于电子阅读的人不在少数,他们选择这种阅读方式的理由不外乎:海量存储,携带方便,绿色环保。

  人们的青睐使电子阅读市场展现出广阔的前景。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数字出版业产值超过750亿元,首次超过传统纸质出版业的产值。

  今年以来,我国在线阅读、手机阅读、手持式阅读器阅读等数字媒介阅读呈现出更为普及的势头。无纸阅读,正从上至下、由内而外,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机遇。

  业界预测:到2020年,90%的图书品种将同时采用数字和纸张方式发行;而到2030年,将有90%的图书采取网络版本,传统的纸质读物将只占10% 。

  面对电子阅读市场这块成长中的蛋糕,包括软件提供商和内容支持商在内的各路人马都跃跃欲试,其中最醒目的莫过于盛大文学的“一人一书计划”——让每个人都拥有一本电子书。

  伴随这个计划,盛大文学准备推出“云中图书馆”,将旗下文学网站累计500亿字的内容储备,其中包括300万部网络小说,近万部传统图书,以及每天新增的6000万字原创内容接入电子书终端。

  汉王、索尼、亚马逊等公司也纷纷推出电子阅读器抢占市场。据统计,现在我国大陆的电子阅读器生产企业已有30家,有计划进入这个市场的终端企业约100家。

  如果一年前传统出版社对数字出版还有些“欲纳还拒”的样子。现在,数字出版市场浪潮的兴起,已迫使传统出版商从战略构想层面对这一新兴产业形态进行探索尝试。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也不甘示弱,纷纷与上下游厂商联合开发电子阅读产品。电子阅读热浪来袭,电子阅读市场已硝烟四起。

  阅读体验褒贬参半

  如果说在无纸阅读中,网络、手机等载体满足的是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对信息实时跟进的快餐消费和娱乐体验等浅层次阅读需求,那么电子阅读器的出现针对的则是专业书籍、经典书籍等深层次的阅读需求。

  对这种新媒体技术下的电子阅读体验,人们的感受不尽相同。

  大学老师张黎是一个“书虫”,以前每次去外地大学做长期学术交流时,她总要带上一整箱的书,“这么多书使我每次出差都感到非常不便。但没办法,我一天不看书就难受,而且这些书做学术交流的时候也需要用到。”

  在学生送了她一本电子书后,张黎的烦恼消解了,“现在我上哪儿都带着它,这里面收集的书能装好几个旅行箱呢。”而且,她现在可以常在候机和等车的时候拿出电子书读上一段,把自己的琐碎时间收集起来用于阅读,时间的利用率也明显提高了。

  张黎拿出的那款电子书与电脑液晶显示屏相比有很大不同,因为有独特的电子墨水显像技术,所以更接近于传统纸张阅读带给人们的舒适感,没有辐射,也没有背光,张黎感觉“读上几个小时都不会产生疲劳感”。

  与张黎不同,媒体从业者汪翰对电子书却有不同的阅读感受。“我与电子书的距离不只是使用它的50厘米,”汪翰以自己使用过的一款电子书为例说,电子书在翻页之后还可以隐约看到之前浏览的画面,这种屏幕剩留现象使他的阅读很不爽。汪翰说,电子书增加的手写功能识别率不高,批注功能又比较简单,笔触的颜色和粗细都无法改变,对于在电子书上做笔记来说也很不方便。

  用了一阵子电子书后,汪翰还是重新选择了纸质阅读。“电子书终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即使在虚拟的空间里坐拥书城,也仿佛是虚拟的。”汪翰认为很多传统读书人都有他这样的想法,没有一个纸墨飘香的书房,没法拿一枚藏书印章醮了印泥在书上周周正正盖下去,总归会觉得缺了点什么。

  阅读革命考验重重

  阅读,悦读。

  如果少了愉悦,就无法达成两者的转换。

  “无纸阅读”想要转换为“无纸悦读”,前路还存有重重考验。

  “电子书是很好,但要花2000多元买电子阅读器,我还是觉得性价比不高。”21岁的刘丹丹一直心仪某个牌子的电子书,但在市场上一了解才知道,学生版的要2580元,听书版的要2980元,手写版的要2880元,她摸了摸钱包,放弃了购买的打算。

  在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虽然有52.1%的读者表示能够接受付费下载的电子阅读,但这一群体能够接受的阅读一本电子图书的平均价格是3.45元。

  除了售价,电子书的普及也面临着技术上的困难。电子墨屏幕虽然解决了伤眼睛的问题,但抗压性不好,翻页刷新的速度也不够快。同时,目前电子书阅读器呈现的内容只能是黑白两色,最高也就16级灰度,这对于看杂志、漫画图片等均不够理想,虽有一些公司在进行彩色屏幕的研发,但有关专家认为,在两三年内应用的可能性较小。“这等于说当其他媒体形式的表现效果已经比较丰富的时候,电子阅读器还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数字出版研究室主任张立下了这样一张“判断书”。

  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电子书想要撼动纸质书在读者心中延续千年的权威地位,目前看来还有些力不从心。虽然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迎建曾表示“未来5年,电子书将像数码相机取代传统胶片相机一样,对当前的传统纸张书籍阅读方式发起挑战”,但事情落实起来要比脑海中构想的复杂得多。

  对不少人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手捧一卷书,或是躺在床上对着台灯,或是坐在桌前闻着茶香,边“读”边划,细细品味。浙江大学学生季晓敏就是这样的人,她说写论文时需要许多参考书籍,自己已习惯将这些书同时摊在桌上写写划划,几本书放在一起对比,一些不同的观点或阐述就可以一目了然,但电子书就没这么方便了,仅有的一个屏幕无法同时看好几本书,“纸质书可以随意夹折,可以率性圈点,可以翻出动静,我觉得还是看纸质书更有感觉。”

  目前,国内电子书市场用户量和正版图书资源的规模都还处于发展阶段,尽管一些电子阅读器厂商通过与出版商的合作,拥有了一定数量的畅销书而且也会不定期地丰富资源,但还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很多无纸阅读产品的前路上还竖着一道坎——版权。

  无纸阅读,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阅读观感,让我们在阅读上更加方便。但这并不意味着纸质书籍会被来势汹涌的电子书热浪推至人们的视线之外。就目前而言,传统纸质阅读仍有它独特的魅力和存在的价值。

  售价、技术、习惯、版权等重重考验摆在面前,电子阅读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记者 王婷 通讯员 吴娟 严静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