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东:从新闻出版大国向强国迈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李东东:从新闻出版大国向强国迈进
2010年05月10日 10:59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10年5月8日,第五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在会上做主题讲演,以下为内容摘要: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

  2009年,对于传媒届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在全球性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情况下,我国新闻出版业逆势上扬,总产值成功的跨过了一万亿大关。这一年无论是庆祝国庆60周年的报道还是一些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广大传媒工作者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传媒届所有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所有传媒人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借此机会我仅代表新闻出版总署代表柳冰杰署长向与会的传媒届的同事表示衷心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完成之年,也是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之年。现年一开始,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又提出今年的十年是中国从新闻出版大国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的十年。因此,不仅要把今年的工作做好,还要把科学规划未来的五年至十年的工作做好。今天,我们又站在一个新的十年的起点上,如何推动新闻出版大国向新闻出版强国的战略转变,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传媒人面临的时代课题和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使命崇高,任务艰巨,传媒人应该通过什么样的努力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这个目标呢?我想这应该是本届传媒创新年会讨论的重要议题。下面我想谈三个方面的问题。

  主要想就刚刚过去的2009年,我国传媒业取得的成绩做一点回顾和总结。同时就如何通过改革创新推动传媒业从新闻出版大国向强国的迈进和大家交流、探讨。

  第一,2009年传媒业在改革创新中取得的新业绩。2009年在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背景下,传媒业实现了逆势上扬。全国新闻出版产业的出版业的总产值增长了20%。投资总额增长了35%,报刊业的总产值增长了6%,而新媒体出版增长达42%,总产值首次突破了一万亿大关。在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文化产品、活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我国2009年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在2009年初的两会上,当时我做了一个大会发言,是对2008年新闻出版业的情况做了一个通报,当时占当年的GDP2.83%,而今年我们在年初使用的数字突破了一万元大关,就到了GDP的3%,而新闻出版业的总产值达到当年GDP的5%的话,基本上就到了比较发达国家的水平。现在我们是3%。虽然面临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貌没有改变。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实力加强,综合国力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显著提高,完全可以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通过努力最终实现自身的繁荣发展。当然这一成绩的取得,也是传媒业加大体制改革,加快产业发展,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新闻出版走出去等多种措施的结果。

  在回顾2009年,传媒业取得的成绩,我想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1、传媒新闻出版业规模化发展成效显著。2009年我国共出版期刊9900种,总印数31.4亿册。共出版报纸1936种,种印数达到445亿份。日发行量突破了1万亿大关。日报出版规模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大家有个概念,就是我们的报纸大体上是接近2000种,期刊是10000种。共出版图书29万种,总销售1568亿元。图书出版品种与销售总额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印刷复制业总产值达到5746亿元,位居世界第三。大家听到这个数字,也就大体上知道,在这一万亿里,有将近6千亿是印刷复制业。也就是说我们新闻出版本身的力量还不是很强。这一万亿是广义新闻出版。在产业规模上,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出版大国。

  2、新闻出版产业体系结构、布局不断完善。目前,全国有图书出版单位580家。音像出版单位378家。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240家。各类印刷企业18万家,发行企业12万家,发行网点16万,全行业的从业人员已经达到1200万。现在已经形成以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网络等媒体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外贸等为主,包括出版教育、出版科研,版权大力,出版进口等附属门类。在新闻出版业的印刷发行和出版策划服务领域,已经形成所有民营、外商投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在区域布局上,已经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流域、环渤海等地区各具特色的地区。一批出版和数字出版基地已经或正在建成。有的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3、一批新闻出版市场主体脱颖而出。目前,全国18万家印刷复制单位,30个省级国有新华书店已全面完成转制工作。全国580家图书出版社中有482家已经完成或正在完善转制工作。其中,地方出版社和大学出版社基本完成转制任务。其余的应该转制的,除已经先期完成转制的和中央确定的保留事业的出版单位之外,其余应该转制的,应在今年年底完成转制任务。另外报刊社的转制,下一步的改革和转制的情况,其中1069家非实政类报刊单位转制或登记企业法人,大体上还不到千分之一。49家党报党刊集团实现了采编和经营业务相分开。全国已经组建了29家出版集团公司,24家国有新华发行集团公司。党报集团、出版集团,发行集团,大体上是这样的一个规模。

  4、科技进步数字化转型加快。新兴业态大量涌现。截止2009年,我国580家图书出版社中有90%开展了电子图书出版业务。互联网出版、动漫游戏出版,手机出版等新的业态也发展迅猛。我国国产电子书,销售额超过了25亿元。预计2010年将达到300万台,销售额达到60亿元。去年的数字出版业的总产值,超过了800亿元。

  5、对内对外资本和市场开放步伐加快。坚持资本和市场逐步放开,使民营资本和外资有序进行外资领域。坚持股份制改造和推动上市,吸纳大量的社会资本。目前全国民营出版物的发行企业达到11万,中外合资合作或外商投资书报刊发行企业40多家。印刷企业2500多家。新闻出版行业上市公司已经超过了40家。

  6、走出去产略初见成效。目前我国出版物已经进入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刊发行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图书出口达到730万册,是进口的两倍。报刊出口达到400多万份。版权贸易结构逐年改善。利差比例从2005年的15:1下降到2009年的4:1,每年组织国内新闻出版单位参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书展书市,境外办报办刊办社办厂30多个。

  7、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06年以来,先后组织实施了重点出版工程,农家书屋工程,东风工程及全民阅读工程,文化环保工程等新闻出版公共服务重大工程。2006年、2007年中央财政共安排国家重大出奔工程专项资金1.6亿元,支持重点出版物出版。2008年起,正式设立国家出版资金。支持了一大批国家出版项目的实施。东风工程的启动,为解决新疆地区民族群众看书看报难的问题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出版业发展,通过各项产业的支持,基本形成了出版、印刷、发行、功能完备,基本保证了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居民都拥有出版自己民族文字的出版社、报社、期刊社,这是关于新闻出版的公共服务方面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农家书屋建设累计投入资金60多亿,建成农家书屋30多万家,带动了社区书屋,民工书屋,职工书屋。我们国家有64万行政村,在中央的要求下,在全战线的努力下,加快了农家书屋的建设力度,30多万家已经完成了一变。大力开展全国性和地区性读书节活动,倡导和培育全民读书风气,促进了全民文化科学和道德素质的提高,这是2009年我们整个的新闻出版业的情况。

  第二,2010年传媒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我国传媒业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既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的严峻挑战。我们说机遇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传媒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支持。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把深入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提到了空前的战略高度。把文化发展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统一部署,全面推进。2009年,国家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继纺织、轻工等规划之后的第十一大产业振兴规划。国家将重点推进了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义,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等。这次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国家对传媒业做出的重要扶持计划,它的出台标志着发展文化产业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这就为传媒业破解深层矛盾,解决突出问题,推动传媒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我们说机遇首先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二是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为传媒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逐步破除了制约传媒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解放了传媒生产力和创造力,人民群众的文化创新,创意创业的精神,空前振奋。在实现转企改制的过程中将经历一次欲火重生,最终会形成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域、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的集团。形成一批富有活力的专、精、特的单位。形成一批拥有自主品牌,积极参与竞争的战略投资者。

  三、中国经济回暖,将为传媒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普遍回暖,为传媒业的发展构筑了强有力的支撑。经济回暖的主要表现为出口回暖,股市的上升及消费保持的增长态势,这将成为传媒业增长的内在动力。而正在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将为中国传媒业提供一个展示实力的舞台。虽然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破坏性还没有完全消失,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传媒业市场将率先走出低谷。在中国整体经济回暖的强力支撑下,迈出新的发展台阶。尽管机遇难得,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新闻发刊工作正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我国传媒业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与党和国家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不相适应。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市场化程度低,资源配置方式落后,统一的市场体系还没有完成。科研开发投入少,创新能力较弱,总体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技术尚有较大的差距。产业规模竞争力和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对外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不多,在走出去方面仍需加大力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人才队伍存在结构性缺陷和骨干人才缺乏等等问题。

  面对挑战,要求传媒届的同志们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的自觉性及坚定不移地走深入改革之路,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抓好非实政类报刊改革。为什么这次会议提到?因为我们是传媒的创新年会,提到传统媒体里,依次媒体的报刊改革。因为刚才介绍了580家出版社的改革,在前年、去年、今年的集中改革和完善之下,在今年年底全部改制完成。那么这12000家报刊社的改革将梯次的有序的分类的指导推进改革。

  推动依托报刊社的重点新闻网站完成转制试点,切实提高我国重点媒体的国际竞争力和新闻传播力。积极开辟手机报、手机电视等新的传播渠道。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传输快捷的现代传播体系。只有这样,新闻出版业才能实现大发展、大繁荣。我国媒体的传播力才能得以大幅度提升。

  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传媒业改革创新。经过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新闻出版大国。但还不是新闻出版强国。在年初召开的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新闻出版总署党组综合分析未来十年世界出版产业发展趋势,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统筹考虑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对我国新闻出版工作的要求。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新期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了今后十年,我国新闻出版工作的主攻方向和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目标。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还有艰苦的路要走。我们只有通过各个方面的积极努力,加快改革,做大做强,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才能实现由新闻出版大国像新闻出版强国迈进的目标。这里我集中选择了一下和传媒相关的方面和同志们谈谈。

  1、继续推进报刊也转企改制。这是实现传统媒体转型的关键。2010年是出版改革的决胜之年。报刊改革将向深入推进。在总结静音基础上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目前,全国报刊近12000种,分属各级党委、中央各部门、行业协会、报业集团,国有大型企业等机构主管。既有独立法人单位,又有相当一部分非独立法人编辑部,数量之大,情况复杂,改革任务艰巨。对于时政类报纸,要突出抓好宣传与经营业务两分开。宣传部分重点做好内容方面的把关。党报党刊的改革创新,在当前最主要的是积极推动发行体制改革,鼓励党报党刊组建独立的发行公司,完善营销网络,加强市场管理,不断提高传播失效,扩大覆盖范围。新闻出版总署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我们国家的这么多报刊分散在5000家主管主办单位在办这12000种报刊,平均不到2.5份。而国际上大的传媒集团,一家就办有几百甚至上千份的报刊。关于报刊改革我们将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落实分类推进的原则。首先做好报刊分类工作,这是改革的前提。就是这个报刊究竟是什么性质,往哪个方面改,是转企改制还是保留事业体制。保留事业体制的内部又怎么样改革。二是摸清底数,这是报刊改革的基础。三是要将报刊改革以行业结构调整相结合。要总结推广辽宁、河北报刊评估突出机制试点经验,结合改革工作全面推开在切实解决报刊的制散制乱问题上取得新进展。四是要认真总结和借鉴出版社的改革经验。同时按照中央的部署围绕进一步转变传媒业转变方式,打造传媒业的市场战略投资者。

  2、加快壮大新闻出版产业的实力。根据2010年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的精神,今后十年,我国建设新闻出版强国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占当年GDP的5%左右。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基本实现全国年人均消费图书6册,期刊3.2册,报纸每千人日130份以上。数字媒体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尤其在产业结构,生产机制,创新体系,管理体系,人才队伍等方面,要使新闻出版业发生质的飞跃,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格局。

  要实现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的目标,关键在于迅速壮大新闻出版产业的实力。而这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只有迅速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和强大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的大型传媒集团,我国的声音才能真正的可持续的不断的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用改革的精神推动报刊发展工作。我们说其中有一个就是打造四个一批。即建立大型龙头企业期刊集团。建立一批以报业集团,期刊集团为基础,整合多种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建立专业性强的精品报刊集群。建立一批以中央主流媒体为核心,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型综合传媒集团。构筑中国报刊业集约化发展的新格局。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12000种报刊分散在5000家主管单位办,其中很多的报业和大的出版传媒集团已经拥有10多份报刊,把这些都计算进去,平均是不到两份。所以打造航母,不是把小杉板捆起来就是航母。它不是中国出版业传媒的航母。所以我们把有品牌的,优质的,有竞争力的向大的出版航母去打造。不是把所有的数量众多的捆起来,这就叫做大了。这个做不大也做不强。

  随着报刊业改革的深入,引领报刊业新的体制机制将逐步建立,报刊业也将焕发出新的生机,这是第二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打造、加快发展我们的实力。

  3、进一步完善新闻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交流曾经说,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群众,很多农民以及具备了相当的购买力,但是还没有形成阅读习惯。为此,新闻出版总署已经推出了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系列。如全民阅读工程等,进一步培养公众的阅读习惯,全面提升全民素质。在这一过程中,新闻出版市场也会不断扩容,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扩大市场的关键,就是进一步建设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像新闻出版强国迈进的群众基础。不光是高端,大航母,影响力,竞争力非常重要。还有一个汇集广大人民群众。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协调全国主要报刊出版单位,围绕全民阅读工程开展扎实有效的新闻宣传,各种出版物推荐和导读活动等。要落实好中央领导的批示要求,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支持全国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行政推动和市场机制相结合,行之有效,可持续发展的城乡月报栏形式,取得实质性进展。此外还要加快少数民族出版业发展,进一步土地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东风工程,汇集更多少数民族群众。

  最后,进一步提高新闻队伍素质。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共办理新闻报刊领域各类群众举报案件556件。其中记者收受钱财,敲诈勒索案件76件。一号多刊多报,买卖刊号案件144件。十几家报纸因为刊发虚实报道被公开报道。至少有20名新闻记者为违法乱纪被法院判罪。如何解决新闻队伍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一方面要强化管理。最近结合2009年新闻记者证的换发工作。对存在重大违法违规人员,坚决清除出新闻队伍,禁止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并公开通报。此外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将建立健全新闻采编队伍准入退出制度。不断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这个是我们所在的中国人民大学就是培养我们的新闻人才的非常优秀的摇篮,包括北大、清华、复旦等等。我们的新闻队伍的构成,不光是新闻院系毕业的同志,我们欢迎各个专业有各种知识结构的年轻同志都来投身于这个事业。但是怎么样使我们的队伍的素质比较整齐?因为他们所学的专业,他们没有经过马克思主义新闻关,党的新闻事业史的教育,近现代报刊史和整个传媒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的教育,所以今年有关的部委我们将出台新闻采编人员职业资格的制度。这样就使得将来各种知识结构的同志们在进入新闻采编事业之前,就像类似于医师,会计师,律师这个意思,有一个准入的门槛。那么这样的一个考试制度,就使得进入我们新闻从业大军的同志们,在不管你是学的什么专业,至少你要补足这方面的知识,否则就进不了这个门槛。就像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意思一样。所以这样可能应该是会对我们整个新闻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全面的教育结构提升有很大的好处。

  另外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查处群众反映强调的少数报刊,买卖刊号,少数学术期刊质量低劣。在这些问题上,都要取得成效。在加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培养教育方面,我们回顾一下范长江同志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他说:有了健全的高尚的人格才可以配做新闻记者,记者应当是社会所尊重的人物。如果在人格上有了根本的缺点,就不能算做新闻记者。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我们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眼里,新闻记者不光是职业操守和技能,要有高于一般人的道德水准。人格是高尚的。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重温这句话,仍然发人深省。新闻工作者要以热爱祖国的情怀,放眼世界的情怀,先忧后乐的精神,与时俱进,认真进行三贴近原则,自觉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社会生活最基层,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分发精神哺育自己,多为公众提供真实鲜活的新闻,真正成为新闻的记录者,社会的守望者,历史的书写者。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历史是新闻的积淀,新闻是历史的瞬间,这是我们新闻届老前辈范敬宜的科学的精辟的总结。

  传媒人既是历史的记录者也是历史的书写者,现在,我们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肩负着推动我国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的历史重任。面对时代的召唤,传媒工作者一定要担当起政治责任,历史责任,真实记录新闻,忠诚书写历史。不负历史,不负人民,谢谢大家。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