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新春见闻:广东惠州农村过“会节” 喜迎八方客

2011年02月17日 01: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惠州2月16日电 题:广东惠州农村过“会节”:喜迎八方客

  作者 宋秀杰 马云霞

  2月16日,大年十四,中新社记者受邀做客广东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街道办事处青塘村的“会节”。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这个村的村民家家户户大摆宴席,宰猪杀鸡,招待从四面八方的亲人与客人,共话一年见闻并对未来一年报以美好的憧憬。

  惠州是广东客家人的聚居地,在当地客家人居住的农村,每年春节都有欢度“会节”的风俗。今天上午,记者一行驱车前往惠州市青塘村。刚进村口,就被家家户户迎客送往的热烈气氛深深地感染住了。狭窄的乡村小路上,停满了小汽车。每户农家的院子里则站满了宾客,寒暄声、问候语不断。

  记者走进该村村民苏杏敬的家,年过五旬的苏杏敬正在忙着炒菜,他挥动着大勺满脸喜悦。他说,“会节”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节日,也是他小时候最喜欢的节日。他说,听老人们讲,以前人们一年都顾着自家的农活,亲戚朋友没有太多闲暇时间走动,于是便在春节过后相互走访问候,由此形成“会节”。每村的“会节”日期不同,从正月初八到年十六错落举行,也有个别村的“会节”设在农历八月或十月中。

  苏杏敬说,小时候他觉得“会节”比过年还热闹,家中最肥的鸡都是留到这一天才宰掉的。在他儿时的回忆中,这是一个特别热闹特别温馨的日子,不仅能看到久未逢面的亲人与客人,也能吃到“大鱼大肉”。

  今天,苏杏敬家中迎来了60多位亲友,有亲戚,也有他的园林协会的同事们。大家聚坐在一起,畅聊生活见闻,交流园林经验,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苏杏敬说,招待亲朋的酒菜也是有点小讲究的,一般多是鱿鱼、鸡、鸭、鹅等农家菜,这能使离家在外的游子品尝到家乡的美味,更好地感受到家乡的气息。

  惠州市园艺协会秘书长戴观南是苏杏敬家中的客人,他是香港青松观原道长候宝恒生前的好友,他培植的盆景不但被香港青松观和罗浮山黄龙观等名观收藏,而且还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天,他到苏杏敬家过“会节”,主要是来与苏杏敬的朋友们学习和交流培植盆景技术经验。

  记者寻着热闹的寒暄声又走进了该村村长苏海燕的家中。三层自建的民房摆满了饭桌,宾客们举杯互敬畅聊。苏海燕说,该村现有住户150多户,每人年收入万余元。他说,现在人们日子过得好了,这个节日已慢慢演变成会友团聚的大日子。

  据了解,青塘村是改革开放后惠州市惠城区得到较快发展的村落之一。该村所属的小金口街道办事处有“广东麒麟舞之乡”的美称。当地居民不多,港资与台资企业林立,如今家家户户都盖起来了两三层的小洋楼,当地居民不仅靠劳动取酬,还以出租房屋谋利,日子可谓越来越红火。

  今天,到该村各家做客的客人中,还有不少是在该村附近开办工厂的港商与台商和外来工。

  据该村村长苏海燕的爱人介绍,今天他家中准备了近50桌宴席招待亲朋,中午20多桌,晚上还有20多桌的亲朋要来。想到此,她美美地笑了。记者临走,她拉着记者的手再三叮嘱明年也要来。

  当记者一行离开惠州市青塘村时,身后的爆竹声又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又一户农家的“会节”午饭开始了。完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地方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