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三高校教师“自断前途”寻求学术自由空间获赞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5月28日 15:03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一个不再申报课题,一个拒评教授,一个辞任院长

  三高校教师寻找“安静的书桌”

  挣扎在“象牙塔”内,很多高校教师感到身心俱疲。项目、课题、考评、指标、论文、职称,几近构成了“卧龙岗上的散淡人”生活的全部。因为这意味着更好的待遇、平台、荣誉、资源。

  拼命争夺的,甚至为此大打出手;手握资源的,则可张狂到开房收礼,且过期不候。

  然而,终归有些人是不愿为此诱惑,更确切地说是不愿为此折磨的。

  累了、烦了之后,他们决定“不玩了”。

  他们公开说:不。

  这声音虽不振聋发聩,却宛如春夜暗雷,带来一丝光亮。

  我不期待这个声明会有多大的改变作用。有些环境与现象我无法改变,但至少我可以改变我自己,做回我自己。

  ——湘潭大学副教授李开盛

  追随这套标准一路走下去的人,会对这套标准带来的戕害习焉不察。当一个人已从这套标准中不断受益,他就更难自觉做出反思和批判。一个被格式化的人,屁股已经决定脑袋,要想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谈何容易?要想做出改革和创新的行动,更是痴人说梦。

  ——西北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谌洪果

  目前中国高校所犯的毛病,多在常识以下。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前院长徐斌

  李开盛:

  作为见证者,无法保持永远的缄默

  湘潭大学副教授李开盛选择在2012年的第一天公布自己的决定:不再申报和参与各级社科基金课题。

  李开盛曾为申报课题苦恼不已。

  虽然还不到幕后运作,四处求人与打点的地步,却也曾琢磨过哪些课题才能得到评委的垂青,在申报书的字里行间措辞谨慎。

  “如果没有课题,你就很可能无法再申报职称,而我目前还只是一个副教授;如果没有课题,你就很可能仍然无法在这个学术体制中获得必要的地位,而我还必须得继续在这个体制中混饭吃。我不是圣人,虽然尽量淡泊名利,但不可能没有一点七情六欲。”

  这让他“丧失了自由研究、自由思想的空间与勇气”。

  他并不回避课题制存在的意义:可通过资金支持的方式,为学术成果的产生和出版提供路径,是促进学术研究的重要动力。

  “但是,它已经由本来的学术创新推进剂变成了一个拦路石。”这在社会科学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因少有机会享受到来自企业和社会的横向研究课题,政府主导型的资金投入,决定了社科课题多限于为政府服务的领域,科研自主性被大大压缩。

  另外,由于硬性评价指标的存在,课题的级别和数量而非内容和质量,成为越来越多的教师、学科和高校的追求目标,“当一个教师或研究人员被置于课题这个指挥棒之下时,他很可能再也无法静下心来去读他所想读的书,也无法不受外部干扰地‘十年磨一剑’,思想的火花慢慢地缺氧,最终被窒息。”

  作为高校教师、问题的见证者,同时自认是“一个探索心灵与学术自由的人,一个希望社会有所进步的公民”,李开盛说自己“无法对此保持永远的缄默。”

  “中国人其实最缺的不是反思,不是批判,而是与自己反思与批判的那些问题保持距离,或是在反思与批判的精神下进行切实的行动。我们愿意进步,但希望进步最好在不触动自己的利益下实现。我们愿意改革,但总希望改革最好由别人来动手完成。”

  “我不期待这个声明会有多大的改变作用。有些环境与现象我无法改变,但至少我可以改变我自己,做回我自己。”

  他接下来的计划是,在自己已走过一生的一半之际,静下心来看几本自己真正想看的书,写几篇自己真正想写的文章。

  “这些东西要比教授职称、比课题带来的收入和其他利益更加重要。”

  李开盛的这则公开声明引来数千点击。

  “猛然发现大学里还是存在有骨气的老师。”一位自称在高校从教近10年的网友评论说。

【编辑:肖媛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