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媒体称儿童营养补助是防止贫困代际传递措施(4)

2012年05月29日 14:01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3元钱的社会效益

  儿童时期的营养改善是最具价值的人力资本投资。按照国际经验,这些孩子成年后收入可提高10%,如果再考虑到GDP的增加、贫困救助资金的减少、未来医疗费用的节省,这种收益就更加可观。

  为了提高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水平,让他们也能拥有健康,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我国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展试点,中央财政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试点范围包括680个县(市),国家试点每年需资金160多亿元,由中央财政负担。惠及这些地区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约2600万名,占中西部农村学生人数的近30%。

  值得注意的是,这3元钱是补助,用来补助学生餐,而不是政府全包,也不是免费午餐。这些实施3元钱的地区都是特困地区,属于扶贫。原来已享受“一补”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每天将得到生活膳食补助7元至8元。在大部分农村地区,这一标准可以基本解决吃饭问题并保证有一定营养。在这之前社会公益组织和个人开展的免费午餐项目不撤销。

  “给每个学生每天提供3元钱的营养膳食补助,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特别是对经济困难农村寄宿学生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以一名农村经济困难义务教育寄宿学生为例,以前受益于‘两免一补’政策,这名学生每周能吃上一顿肉,而落实了这3元钱以后,该学生在校每天至少吃上一顿肉。能从根本上改善学生营养结构。”一位农村试点学校的教师说。

  3元钱究竟能吃到什么?在东部发达地区,3元钱的午餐恐怕跑断腿也未必能找到。既然连填饱肚子都成问题,所谓“营养”自然更是无从谈起。不过,如果是在落后的农村或是西部边远地区,3元钱虽然数额小,但如何用好它却是件大事,而且对于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3元钱的作用也不小。

  马冠生以一名10岁男生的午餐为例作了分析:贫困农村学生常吃的午饭是米饭(3两生米)、土豆(2两)、食用油(5克),这只能吃饱,但营养素达不到孩子的需求。从营养学的角度,能量基本能够满足要求,但膳食结构不合理,仅有谷类和薯类食物,营养素的摄入量严重不足。和学生营养午餐标准相比,蛋白质摄入量仅为学生营养午餐标准的1/2,钙和维生素A摄入量仅达到标准的6.9%和0.5%。如果补贴了3元钱的午餐,在原来的基础上就能进行改善:米饭(3两生米)、菠菜(5两)、肉(1两)、食用油(5克)。这样,膳食结构基本合理,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基本满足需求,但钙摄入量的改善程度不如加牛奶。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变换蔬菜种类,肉和牛奶、鸡蛋等交替。

  马冠生建议,如果是4元的午餐,或者3元钱全部买菜,营养就相对齐全一些。比如,米饭(3两生米)、菠菜(5两)、胡萝卜(2两)、肉(1两)、食用油(5克)。“若学生家长承担主食费用,3元钱全部用于副食,便可得到相对营养全面的午餐,既吃饱了,又达到了合理营养的目的。”马冠生说。

  从1996年以中小学生为重点、全面改善我国居民营养状况的《国家大豆行动计划》,到1997年第一个有关营养工作的国家级文件——《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到2001年关注西部农村、关注贫困地区儿童少年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到2003年的“两免一补”政策,到2007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规格的7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再到2011年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改善儿童营养不良。

  但是学生营养改善不能仅靠政府全盘解决。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不少省(市)、地区和非政府组织在农村中、小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营养改善工作,使我国在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利用国家补助、社会资助为学生提供营养餐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些农村学生营养改善项目的开展,不仅改善了部分地区学生的营养状况,而且起到了很好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山西省静乐县的“一个鸡蛋工程”,让全县4000余名农村寄宿制中小学住校生每人每天都吃到了一个鸡蛋。“一个馒头加一份水煮土豆是一些贫困地区学校学生常吃的午餐。这样的午餐营养质量不符合午餐标准的要求,其能量、蛋白质、钙、铁及维生素的摄入量远远低于标准。而加上一个鸡蛋后,这些营养素的摄入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蛋白质,由之前的32%升高到56%,膳食质量提高了不少。”马冠生评价说。

  陕西省的“蛋奶工程”以早餐或加餐形式,每天为每位中小学生提供一盒牛奶、一个鸡蛋,惠及全省11个地市的义务教育学生。跟踪调研显示,“蛋奶工程”实施区域学生的平均身高增长了近4厘米,平均体重增加了2千克,体质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农村学生中贫血率有所降低。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学生体育课因病缺课率由2006年的13.6%降至2011年的6.4%,学生在体育课上的体能、耐力有所增强。

  2008年9月,广西柳州开始探索“免费午餐工程”。截至2011年10月,广西已有8个市在所辖的25个县(市、区)中开展了营养改善试点工作,享受免费午餐的学生人数达到34万人。而免费午餐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学生们个子长高了、身体壮实了、学习好了。在实施免费午餐之前,男生的平均身高是133厘米,2011年同年龄段男生的平均身高提高到了135厘米。在实施免费午餐之前,融水县中考的升学率为70.4%,免费午餐供应3年,该县中考升学率逐年上升,至2011年,升学率为87.4%,提高了17个百分点。

  “儿童时期的营养改善是最具价值的人力资本投资。”马冠生说,按照国际经验,这些孩子成年后收入可提高10%,则每年都可增加至少1000元的收入,如果再考虑到GDP的增加、贫困救助资金的减少、未来医疗费用的节省,这种收益就更加可观。儿童营养补助是防止贫困代际传递、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的措施。

  “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是涉及学生营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大,需要多部门、各方面高度重视和协同联动。因此,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共同推进的合力。”马冠生说,当前,我国恰逢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落实行动,使国家农村学生营养改善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并确保农村学生真正受惠。(记者 张春铭 李小伟)

【编辑:肖媛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