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学者谈教育经费4%目标 吁建公示制度加强监督(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7月19日 15:22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完善工作机制 推出系列文件

  座谈会上,教育部有关部门汇报了“落实4%目标、用好管好教育经费”的工作情况。据介绍,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教育部与财政部、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一手抓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一手抓经费使用和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实现4%,教育部提出了增加财政教育投入的一系列政策建议,发文数量之多、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为实现4%,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发改委成立了4%办公室,督促地方履行教育投入责任。

  ——为实现4%,教育部积极推动地方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经过不断努力,2010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65%。从2011年财政决算情况看,全国财政教育支出比2010年增长31.5%。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其他财政性教育经费,预计2011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据介绍,针对目前存在的教育经费总体保障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经费投入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等问题,下一步要健全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合理安排使用财政教育经费,进一步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监管。在经费使用上,要在保运转、保工资、保安全的基础上,做到“四个倾斜”: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向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倾斜;向特殊困难学生倾斜;向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倾斜。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黄元河对此深表赞同。他同时也提出建议:“达到4%之后,教育投入应向欠发达地区中小城市更多倾斜,使公共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上下合力确保实现4%

  今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比例编制了预算,财政部还核定了各省份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地方能否切实增加教育投入,是实现4%目标的决定性因素。

  “江苏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已经在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承诺加大教育投入,确保全省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例达到18%,完成中央核定的财政教育支出比例。”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娓娓道来,声音不大但语调中透露出一份坚定和自信。

  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江西省采取了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新增财力向教育倾斜、动用历年结余等有力措施,加大教育投入。参加座谈会的江西省财政厅副厅长毛祖逊的话掷地有声:“全省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已经成为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支出项目。”

  一个个落实4%的生动实践,展示了各地实事求是的作风,体现了各地勇于创新的精神,为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作为人大代表,我要提个建议。”接过话筒的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桂林市工人文化宫教育培训部科长向惠玲说,“广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西部民族自治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建议国家在安排教育项目和资金时,把少数民族人口数作为重要因素或权重来考虑,给予像广西这样的西部民族自治区更多支持,支持他们与全国同步实现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目标。”

  与会的教育部、财政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仔细聆听着,认真记录着。从大家具体而又生动的讲述中,可以充分感受到,实现4%目标的路径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充足。

【编辑:肖媛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