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学者谈教育经费4%目标 吁建公示制度加强监督(3)

2012年07月19日 15:22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把钱用在刀刃上

  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如何用好资金成为亟待加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非常希望国家能够建立较为完善、长效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陕西省西安市第二保育院院长王淑君说,“现在有的地方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不是‘零敲碎打’,就是突击投入,整体不平衡,前后不连续。建议国家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教育经费支出的比例,以保证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善迈长期从事教育经济学研究。这位著名学者虽已是古稀之年,满头白发,但谈起教育来依然激情满怀。

  针对如何使用好财政教育经费,他提出了自己的思路:“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各级各类教育中,应重点增加学前教育、农村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区域教育发展中,应增加对贫困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教育投入。同一行政区(县)内的义务教育学校,要大力增加对薄弱学校的投入。”

  王善迈的话引起与会代表强烈的共鸣。怎样把钱用在刀刃上?如何使用好、管理好?大家直率陈述,坦诚作答,互相启发,交流步步走向深入。

  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成为多位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陈联群建议,加大高职高专院校生均教育经费的投入;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申通地铁集团董事长应名洪希望,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校长汪秀丽提出,加大职业教育在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中的比重……

  一条条具体建议的背后,是代表、委员们希望教育越办越好的热切愿望。讨论越来越热烈,气氛也越来越活跃。大家都用充满感情的话语,来表达内心深处最真切的感受。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蔡志君说出了她的肺腑之言:“实现4%的目标,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感到很幸福。”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师范学院院长刘慕仁则说:“这种座谈会形式很好,部委领导直接听取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让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信心更足了!”

  让经费在阳光下运行

  在财政教育投入大幅增长的情况下,管理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教育部会同财政部起草了《关于合理安排使用财政教育经费的指导意见》和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监管的系列文件,在座谈会上作为会议材料提供给与会代表。

  翻阅着文件,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的话语中充满了欣喜:“这些文件足以说明教育部和财政部对用好教育财政经费的重视程度,对扭转高校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重视投入,轻视管理、监督和绩效的倾向,既非常必要,又非常及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施建军认为,教育投入增多和教育经费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形成,必然会使学校财务管理出现一些新问题,需要将学校财务监督提高到更加显著的地位,完善学校聚财、理财、用财机制,全面提高办学效益。

  “要进一步推进财政教育投入监管制度建设。”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陈国良直言不讳,“尽快建立财政教育经费合理使用的跟踪评价和决策支持体系,建立经费信息公开和公告制度,以及内部控制、外部审计监督制度等,强化多方参与,使经费使用始终处于社会监督之下、始终处于阳光下运行。”

  倾听着各位与会代表的真知灼见,感受着社会各界对教育的热切关注,袁贵仁再一次代表教育部表达诚挚的谢意。他说,各位代表、委员、专家和校长围绕落实4%目标,用好管好教育经费工作,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教育部会进行认真研究,将这些意见建议充分吸收到办理的提案建议和相关文件中去。他希望大家继续关心教育经费投入、使用和监管,继续关心教育改革和发展,继续关心教育如何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共同努力实现4%的目标,确保用好管好教育经费,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记者 杨晨光)

【编辑:肖媛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