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生就业报告出炉 比上届师兄收入少一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河南大学生就业报告出炉 比上届师兄收入少一成
2009年10月29日 10:25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首席记者王曦辉

  核心提示

  《2009年河南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7日出炉。由独立第三方、国内大学生就业专业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完成的这份报告显示:河南省2008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与上届持平,但是收入有所下降。

  据介绍,这份基于我省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涉及了就业流向、就业与收入、工作能力、求职、就业与教育公平、自主创业、读研与留学、大学毕业生的满意度等诸多方面。调查涉及95所我省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本省2008届大学毕业生10016人;在河南省就业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3984人;生源地在河南省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8575人。

  特别指出这个结果是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取得的。

  就业率持平收入比去年降一成

  麦可思数据表明,我省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略高于去年的85.9%,与全国今年平均水平86%持平。需要指出的是,这个结果是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取得的。

  具体而言,本科院校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89%,比全国88%略高;高职高专院校为84%,与全国持平。

  调查同时显示,我省200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为1856元、高职高专为1480元,而2007届分别为2091元、1607元,2008届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收入较上一届下降11%和8%。河南省200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最高的专业大类为经济学类(2041元),最低为教育学类(1505元)。

  本科就业率工学最高法学最低

  麦可思调查的河南省2008届本科各专业大类中,工学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为92%;法学(78%)相对最低。2008届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制造大类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为88%;旅游大类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低,为74%,远低于本省半年后平均就业率。

  河南省200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失业量最多的10个专业,失业人数占了本科失业量的45.4%,其中有9个专业同时也是2007届失业最多的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会计学、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相类似,河南省200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失业量最多的10个专业,占了高职高专失业量的37.8%。其中有5个专业同时也是2007届失业最多的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调控这些连续造成较大失业量的专业招生结构,并适当调整此类专业的在校学生结构,可以较快地改善总体就业状况。

  大学毕业生最大雇主为民企

  麦可思数据表明,毕业生在河南省就业的行业大类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分别有20%、23%就业于制造业;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比例低于全国本科生(27%)和高职高专(31%)毕业生就业于制造业的比例。民营和个体企业是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类型,雇了43%的本科毕业生及67%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河南省2008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规模是300人以下,其次是3001人以上;雇主规模300人以下的本科毕业生占到45%,高职高专毕业生为64%。

  大学毕业生薪资期待值降低

  本科毕业生的期待月收入、实际月收入与雇主愿意提供的最高月收入分别为1340元、1856元和1953元;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期待月收入、实际月收入和雇主愿意提供的最高月收入则分别为1134元、1480元和1533元。这说明,当前大学毕业生对薪资的期待较为理性,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期待月收入分别低于实际月收入516元、346元;实际月收入低于雇主愿意提供的最高月收入说明大学生择业时并不以薪资为第一考量,还综合考虑了个人发展空间、企业前景等因素。

  选就业城市有待更加理性

  从就业城市类型期待来看,毕业生对就业地域的期望不是完全合理的。毕业生最愿意去的是副省级城市和直辖市,最不愿意去的是区县。麦可思专家王伯庆博士指出:当前,大学生选择大城市就业的择业观遭到广泛诟病,但其实他们并不 是贪图大城市的享乐,很多毕业生住在大城市简陋的出租房甚至地下室,也没有经济基础去消费到大城市的文化娱乐。之所以“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小城市一套房”,原因之一是对事业的追求。他们渴望成功,渴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大城市由于经济和科技发达,总体来看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而成为大学生的首选。中等城市和大城市的两家公司,给出相同的薪酬,很多学生还是会选择大城市的公司,希望能够进一流的公司,做一流的产品。这无可厚非。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大城市不断攀高的生活成本、日益激烈的竞争带来的机会稀释以及发展空间的挤压,使得一般高校毕业生、单枪匹马的年轻人很难在大城市站稳脚跟。因此,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地域的期望值有待于进一步理性,毕业院校所在城市以及家乡、中等城市,都可以纳入考虑范围。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