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村镇银行驶入发展"快车道"? 须防化为炒钱工具(5)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4月05日 15:23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累计组建村镇银行726家,有效提高了偏远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的便利性。”事实上,尚福林日前在第十三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发言,唯一提到的这一组数据和肯定之词,似乎也透露出了新的信号。(第一财经日报)

  专家:民资进入银行业警惕"脚踏两条船"

  针对金融市场的放开、民资进入银行业这一趋势,长期关注并研究民间金融话题的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教授、浙江地方金融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应宜逊认为,民资进入银行业警惕"脚踏两条船",这是很容易引发金融风险的("脚踏两条船"是指民营工商企业主同时又掌控着银行)。

  应宜逊认为,如果温州在民资进入银行业真正实现"破冰",则意义重大,可以说是历史性的。因为,这意味着民营银行(人事权,经营权真正属于"三全"的"产权清晰、政企分开、党企分开"的银行)正式、公开地走上了我国金融舞台。目前,虽然在城市商业银行中,有个别是民营的,但这只是"个案",是由当年的"红帽子"城信社遗留发展起来的,或者是由于在改组为银行的过程中由于特殊原因形成的。作为正式的市场准入政策,从来没有允许过民间资本"主发起"银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的主体应当是民营银行;唯有"民营",才能使商业银行的预算约束来真正"硬化";唯有民营银行大量发展了,才能造就大批金融企业家;而没有大批金融企业家的涌现,我国的金融改革是不可能最终完成的。允许"民营",对于村镇银行的发展就更为重要,仅仅依靠现有法人银行"主发起",那么,村镇银行的发展步伐是很难加快并且"到位"的。2011年末,全国仅有村镇银行726家,贷款余额1316亿元;而比村镇银行晚"出台"一年多的小额贷款公司,却已有4282家,贷款余额3915亿元,分别为村镇银行的6倍和3倍。

  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向民间资本开放村镇银行市场准入中也存在风险。最容易发生的就是由于出现"脚踏两条船"而带来的严重金融风险。

  应宜逊分析,为什么"脚踏两条船"会带来比较严重的金融风险呢?因为,鉴于工商企业主的理念、利益,"脚踏两条船"势必会造成大量"关联"贷款,进而成为银行的"杀手"。银行是社会性很强的高负债经营企业,因此,在经营上必须强调平稳运作,"稳健"、"合规"经营。而工商企业则不然,其面对的市场的波动性甚大,在市场"热"的时候可以"暴利",并往往迅速扩张规模;当市场降温、跌入低谷时,则往往经营惨淡、资金周转不灵,甚至负债累累。"合规"意识也颇为淡薄,违规、违法行为相当常见。从而当工商企业主一旦成为银行的掌控者后,其经营理念是很难适应银行的。尤其当该工商企业"规模急剧扩张"或"经营困难"时,资金缺口甚大,势必会向自己所掌控的银行伸手,乃至于不顾银行的安危。

  应宜逊说,这种"关联"贷款很容易成为民营银行的"杀手",这是有过多次教训的。当年浙江省的159家城信社中,有将近1/4是戴"红帽子"的民营机构,它们的业绩呈现"两极化"。其中既有像银座、泰隆、绿叶那样的优秀社,又有一些严重资不抵债的"烂"社。在全省5家"老大难"社中,至少2家是民营的。之所以成为"烂"社,主因均为"关联"贷款,其掌控者均是工商企业主,"脚踏两条船"。1996年上半年,温州市区的29家城信社中有5家出现严重问题,不良贷款高企、经营亏损;原因也就是"关联"贷款。2002年,在城商行的"民营化"声浪中,一些民营企业作为战略股东进入了城商行,此后,便通过多种手法违规大量套取银行信贷资金,进而造成金融风险。这些企业当时被称为"恶东"。为此,监管部门迅速要求地方政府增资,确保城商行第一大股东地位及在董事会中的控制权。

  实际上,不少民营企业入股银行首要目的是"为贷款方便"。这种企业如果取得了银行的控制权,那怕是局部的控制权,难免不使银行成为"提款机"。曾有业内人士把这种现象比作"老虎吃人",并且说"老虎的本性就是要吃人的,即使今天不吃人,也总有一天要吃人"。可能有人问,如果工商企业主掌控银行后,聘请专业人士担任高管,难道也不行吗?答案很明确,这也于事无补。因为这里的问题是"经营大计",而非"具体操作"。人们总是"屁股决定脑袋"的,当企业主根据自己的核心利益作出判断后,是很难听得进不同意见的。这时,高管人员要么服从,要么走人。没有第三条路。

  应宜逊分析,为什么在向民间资本开放村镇银行市场准入时,很容易发生"脚踏两条船"呢?一则,民营大企业主不但十分向往掌控银行,而且资本实力强,社会影响大。因此,他们往往能够对"决策"施加影响,有"话语权"。二则,个别地方政府基于"政绩"及其他相关利益的考虑,也往往向民营大企业"倾斜"。例如,在"小额贷款公司"问题上,在由银监会与人民银行下达的"指导意见"中,主发起人为"自然人、企业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法人",而到了Z省,就被改为"民营骨干企业","自然人"被删除了。因而,可以想象,在这次开放村镇银行市场准入中,地方政府也可能会努力给"民营骨干企业"争取"主发起人"地位。三则,还由于某些当局者染有国人的一些通病。比如"健忘","好了伤疤忘了痛",十年前的事恐怕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还有的"急功近利"与"短视",片面追求眼前,只要近期内不出事就是好的,甭管几年后会怎样。再如"过度自信",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管得住"关联贷款"。其实,在现有的条件下,如果某银行铁定了要做,是有种种办法绕过监管的。试看当前的"高息揽存",这是明显的严重违规行为,然而,在H市,仅在某个掮客散发的资料中,就有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异地城商行"上榜"。

【编辑:曹慧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