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央对手方野蛮破局商品OTC之困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8月18日 10:45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在商品现货贸易中,惧怕的是违约风险;在商品期货市场中,遗憾的是灵活性差,一直以来,中国商品市场饱受困扰。

  8月4日,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上海清算所人民币铁矿石、动力煤掉期中央对手清算业务启动上线。数据显示,截至8月15日,上海清算所共清算人民币铁矿石掉期24056个月度协议,合240.56万吨;人民币动力煤掉期17272个月度协议,合345.44万吨,清算金额32.47亿元。

  “无数的一对一交易,就如三角债,只要有一方出现违约,就会发生风险共振。”上海清算所董事长许臻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双边合约由于非标的特性,在场外市场没有交易所,无法掌控风险,中央对手方业务即在双边询价、双边交易达成一致后,把合约过渡给清算所,让清算所成为“买方的卖方、卖方的买方”,逐日盯市,进行风险敞口监控。

  央行系抢滩商品掉期

  国外掉期业务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全球一些著名清算所也都有商品掉期合约上市,例如伦敦清算所、新加坡清算所、芝加哥交易所清算所、洲际交易所清算所等都有大宗商品掉期业务,但国内衍生品市场发展相对落后,多数投资者和企业对于“掉期”仍是比较陌生。

  掉期产品通常被认为弥合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粘合剂”。国元期货研发中心总经理姜兴春表示,掉期是对现货市场、期货市场有益的补充,适合一些大机构之间进行定向操作,减少交易成本和对现货、期货市场的冲击。

  业内人士表示,掉期交易作为一种新的交易机制在国外已经非常普遍,这种交易机制对补充现有的期货交易机制、对现货企业回避风险非常方便。首先,掉期交易属于场外交易,双方协定,比较灵活;其次、掉期交易虽然标的金额比较大,但所需要资金比较少,能够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再次,这种交易方式灵活,更能满足企业个性化需要。因此国外推出后,迅速得到推广。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和动力煤进口国。而这两个品种每年价格波动幅度高达30%和40%,这意味着国内企业在大量进口的同时,还面临巨大的价格风险,企业很难持续稳定经营。虽然去年国内相继上市了动力煤和铁矿石期货品种,但期货业务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不能完全满足国内实体经济的套期保值需求。

  在2009年国际铁矿石价格突飞猛涨之时,新加坡交易所上市铁矿石掉期,虽然第一年并不活跃,但在随后几年市场发展迅速,现在的规模达到2亿吨左右。

  在此背景下,央行系的上海清算所拔得国内头筹,率先推出人民币铁矿石、动力煤掉期中央对手清算业务。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中国首批场外大宗商品金融衍生品,上海清算所也成为了中国首个场外大宗商品金融衍生品清算平台。

  上海清算所董事长许臻对记者说,要把海外交易的中国投资者吸引回中国市场,并形成以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中远期价格曲线,这将极大地推动中国机构投资者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中的交易报价能力以及人民币在大宗商品现货和衍生品市场中的定价权。

  “上线以来,系统运行平稳,日清算量逐步攀升,并屡创新高。”上海清算所创新业务部副总经理张蕾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人民币铁矿石、动力煤掉期中央对手清算业务刚刚起步,现有清算量已经超出预期,上线第二周清算量较首周增长62%。

  据了解,上海清算所的清算品种覆盖年度协议、季度协议和月度协议。其中,2014年第四季度的季度协议、2015年第一季度的季度协议、2014年的月度协议交易最为活跃,与国际掉期市场活跃协议相一致。

  抢到首笔人民币动力煤掉期业务的新湖瑞丰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新湖期货的风险管理子公司。该公司董事长李北新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客户对此还是非常关注,指数推出的时间太短,客户对合约规则、交易方式等都还不太了解,新业务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育期。

  “客户对此还是特别感兴趣的,因为这种交易方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期货交易的不足。它有自己的特色,有意向参与的客户目前数量很大。”李北新表示,它与期货存在一定的互补性,比如季度合约、年度合约等都是期货市场所没有的,而且它的近月合约比期货合约更加活跃。

  他认为,这种交易方式在满足客户需求和市场充分竞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另外对期货公司业务创新也有一定的帮助。比如在开发传统业务上,就有机会实现两个市场的套利。如果场外业务不断做大,还有可能实现公司业务由场内向场外的转型。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