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盘点15年来367个厅局级腐败官员:近半曾包二奶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8月05日 08:58 来源:检察日报 参与互动(0)

治理“一把手”腐败需多管齐下  张浩/漫画

  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重拳频出,反腐成绩一目了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7月26日,涉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500余名官员被中纪委先后点名通报。在这些落马官员中“一把手”居多。

  如何治理“一把手”腐败?7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聂辉华和研究员仝志辉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介绍了他们撰写反腐研究报告的初衷、过程,分析了“一把手”腐败现象,并开出了治理药方。

  “一把手”是权力的关键

  所以也是反腐败的关键

  近十年来,反腐倡廉话题始终热度不减,从2002年至2014年,“反腐倡廉”成为每年全国两会的十大热点问题之一,其中五年高居第一。

  “从反腐败角度讲,遏制‘一把手’腐败应该是反腐败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务之急。因为‘一把手’掌握了关键权力,腐败的危害更大,会放大个案腐败的不良后果。”聂辉华表示,在腐败现象比较普遍而反腐败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治理“一把手”腐败应该成为纪检监察机关的优先任务。

  为了对一把手腐败现象进行深入研究,聂辉华、仝志辉和几个学生助理花了大约一年的时间,手工收集整理了2000年至2014年3月底所有公布的厅局级官员腐败案例,包括367名厅局级以上官员。在367个厅局级腐败官员中,担任或曾经担任“一把手”职务的有219人,占大约60%。

  在219个腐败的“一把手”中,博士有13个,占6%左右。女性只有3名,占1%左右。“相比于女性干部占全部干部的比例,女性干部腐败的比例明显低于男性。”聂辉华分析称,这可能是因为女性相对谨慎保守,更害怕贪污受贿的风险。另外由于社会分工的原因,女性腐败的机会相对较少。

  “从行业分布上看,党委、政府、交通、司法以及国企等部门的‘一把手’更容易腐败。”聂辉华认为,这些人已成为“一把手”腐败的主体。

  在367个厅局级腐败官员中,有172名官员(占47%)曾包养“二奶”,道德作风败坏;有44名官员(占12%)曾在政法系统任职,属于“执法犯法”或“司法犯法”;有24名官员(占7%)曾在中央任职;63名官员曾在国企任职,占总数的17%。

  “17%的贪腐比例明显高于国企官员占官员总数的比例。”聂辉华认为,国企干部一方面享受行政级别,另一方面又享受市场化待遇,导致反腐难度更大。“如果不改变这种扭曲的激励机制,国企的腐败现象恐怕会更严重。”

  “一把手”腐败形态多样

  财产公示让“来源不明”曝光

  根据聂辉华的研究,目前“一把手”腐败形态主要包括用人腐败、项目腐败、在职消费腐败以及隐性腐败。

  “治理‘一把手’腐败,首要任务是治理用人腐败。”聂辉华分析说,用人腐败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买官卖官。“一把手”在用人方面权力太大,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在聂辉华看来,治理项目腐败,关键是及时公开招投标信息和结果。他向记者介绍说,近年来,交通、土地、建设等部门成为腐败的高发领域。据不完全统计,从1996年至2005年的10年间,全国有13个省市交通厅(局)的26名厅局级干部因经济问题被查处。“权力大、金额高、难监督,是这些领域出现腐败的原因。”

  长期以来,“三公”腐败被视为“一把手”在职消费腐败的主要形式。报告认为,目前,“三公”腐败存在的账目太宽泛、术语太专业等问题,不仅人大代表难以通过法律程序进行监督,普通百姓更是“如看天书”,更谈不上有效监督。

  “治理‘三公’腐败,关键是公开财政收支细目,细到每一台电脑花了多少钱。”聂辉华认为,公布“三公”经费对于减少政府官员在职消费,遏制部门“一把手”的在职消费腐败,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中央政府应该发布“三公”经费具体规定,包括统计口径、公布的细目、查询的方法以及事后监督程序,并且中央政府应该带头公布“三公”经费的细目。

  受访专家指出,除了用人腐败、项目腐败、在职消费腐败,还有很多隐性腐败非常普遍,并且难以通过正常途径进行查处。例如,逢年过节的礼金一定程度上属于中国式人情往来的风俗,但又往往跟腐败有关。因为这类非常私密的往来难以取证、估值,甚至难以界定为“腐败”行为,造成常规的监督渠道难以奏效。

  “唯有通过公示财产,才能让这些‘来源不明’的收入曝光,从而进行惩处。”聂辉华说,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官员财产公示被认为是反腐败最有效的措施。

【编辑:王永吉】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