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香港同心抗疫:清明再遇“疫” 无阻港人祭祖传统

香港同心抗疫:清明再遇“疫” 无阻港人祭祖传统

2022年04月05日 16:04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视频:香港的疫下清明:寺庙代客祭祖 义庄限流祭拜来源:中国新闻网

  (抗击新冠肺炎)香港同心抗疫:清明再遇“疫” 无阻港人祭祖传统

  中新社香港4月5日电 题:清明再遇“疫” 无阻港人祭祖传统

  中新社记者 韩星童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以往这时候位于香港上环的文武庙香火鼎盛,前来祭祖之人络绎不绝。今年却因第五波疫情严峻宗教场所关闭的防疫措施,冷清下来。

  文武庙侧门打开,中新社记者在职员指引下入内,走进安奉先人牌位的善德宫。一个小方桌,上面放着未拆封的两炷香烛、衣宝、几杯茶与酒,一场“代客祭祖”的仪式正一切就绪。这是东华三院今年新推出的清明特别服务。

  “春秋二祭是华人传统,表达对祖先的思念、履行孝义的方式。”东华三院助理高级公共服务经理梁中杰告诉记者,香港人通常选择将先人牌位安奉在家中或庙宇等宗教场所,以东华三院为例,辖下12间庙宇均供奉先人的牌位。“以往我们会见到后人来祭拜时,会带祖先生前喜欢的食物、饮品,比如某个牌子的啤酒、某种水果。”

  关闭宗教场所避免人群聚集,今年清明前往庙宇祭祖受到限制。“但我们希望在疫情下也考虑到华人传统,照顾他们祭祖的需要。”梁中杰说,基于这一想法,东华三院首度推出“代客祭祖”服务。

  他在电脑上给记者演示,登入官网后选择“祭祖服务”,填写个人资料,包括后人及先人名字,代向先人禀告内容等。职员则可即时在系统中接收订单,并在三个工作日内交由每个庙宇的前线职员完成仪式,服务收费268港元。梁中杰透露,截至4月1日,东华三院已收到超过100个“代客祭祖”服务申请。“我们的祭拜方式就规范化、统一化,没有太多个性化内容。”

  记者旁观了梁中杰所说的统一化祭拜:先向地藏王菩萨上香,再向先人敬香致意,职员朝牌位拜三拜,并用事先准备好的消毒湿纸巾擦拭牌位,其后敬茶和酒,献薄箔衣纸和衣包,最后帮市民说出想向先人禀告的话语。

  距离文武庙驱车约半小时的东华义庄,苍翠掩映,不少家庭携带着祭品与鲜花结伴前来扫墓。由东华三院管理的东华义庄,历史可远溯至一个世纪前,设立目的是为海外侨胞及本地居民提供灵柩或骨殖暂时存放之地,以候运原籍安葬。如今,东华三院将部分义庄花园改建为灵灰安置场,提供约7000个龛位给市民安放先人骨灰。

  东华义庄属室外地方,环境空旷,受防疫措施约束较少,但东华义庄也进行严格的人流管制。东华义庄行政文员汤志德告诉记者,清明节前后三日(合共七天)为东华义庄预约拜祭时段,只限预约人士入场,他们需全程佩戴口罩,并在入场时使用“安心出行”手机应用程序。另外,受“2人限聚令”影响,拜祭人士不能以2人以上群组方式入场,且义庄也设有入场人数上限。记者见到义庄内贴有告示:在任何同一时间,此楼层的总人数连同职员在内,不得超过30人。

  临近中午时分,东华义庄骨灰安置场走道里,香火烟雾缭绕,同心圆状的环香之间,夹着写有祝祷、追忆之言的小纸片,随风轻摆。有年迈的白发妇人在儿子的搀扶下慢慢走来,顿足在某个龛位前,闭上眼,双手合十。那无声的祷告中,寄托了不为疫情阻断的对亲人挂念与爱意。(完)

【编辑:苏亦瑜】

港澳新闻精选: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