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日对华理性声音难成气候 政界零星警告未成合力(2)

2013年11月04日 13:2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商界无向政府联合施压迹象

  现如今,在日本生活,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跌落在厌华的汪洋。打开电视,“据海上保安厅消息,中国船只又一次驶近尖阁附近海域”的播报声几乎天天响起;乘坐公共交通,悬挂着的杂志广告牌上,是一行又一行宣扬中国威胁论的情绪化言语;走进书店,中国问题专柜中,十有八九是在对中国社会问题的集中轰炸。

  自2010年钓鱼岛撞船事件发生后,日本媒体就大肆炒作日企掀起逃离中国潮流。但实际情况是,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今年8月对在华投资的600余家日企实施的调查显示,7.3%的企业考虑缩小既存业务或撤离中国市场,这一比例较今年1月微涨0.4个百分点。而60.7%的企业表示考虑扩展既存业务、新增投资项目。这较1月调查数字上涨2.6%。

  在全国性报纸中发行量最低的《产经新闻》在报道中单纯地将这组数字归结为“日企对华投资积极和消极的两极化倾向日趋明显”,而被日本精英阶层广泛阅读的《日本经济新闻》旗下杂志则刊登了一篇题为“放弃中国市场为时尚早”的文章,引用熟悉中国市场的专家的话说,“日企在中国的确遭遇严峻局面,但是中国作为消费市场的魅力在不断提高……中国长期持续的高度经济增长培育并壮大了一批新富裕阶层,这批人是日企应着重关注的。”

  这番分析也反映在日本大公司的财报上。日本优衣库公司发表的最新财报显示,公司年销售额创历史新高,达到1万亿日元以上,是日本国内制衣行业首个年销售额过万亿的企业。而为这一数字做出突出贡献的是中国大陆及港台市场。优衣库还宣布将在上海建全球最大旗舰店,面积超过日本国内的银座店。

  大多数日本商界人士都明白,中日经贸合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但是,“国有化”事件后,没有看到多家大企业联合建议政府采取谨慎态度的迹象。

  “财界对日本首相的影响力很大。如果财界大佬们联合起来向政府施压,要求政府重视、修复日中关系的话,可能政府不会这么强硬。”一位日本学者不无遗憾地说。

  媒体理性声音势单力薄

  在媒体界,目前在与邻国领土争议问题上表态强硬、极力鼓吹修宪、行使集体自卫权的《读卖新闻》,曾经在1979年5月31日的社论中主张,“有关‘尖阁诸岛’的主权问题,在1972年日中邦交正常化和1978年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时都出现过,两国政府同意在各自主张主权、承认存在争议的同时,将这一问题留待将来解决。这虽然没有写入共同声明和条约,但确为政府间的承诺。既然有这一承诺,就应该遵守”。

  然而,这些言论或许已经成为这家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不愿揭开的过去。

  不过稍稍值得欣慰的是,《琉球新报》与《山阴中央新报》联手,立足于本国与他国百姓的视角,客观、冷静报道日本与中韩的领土争议、探索和平解决之道,因而获得本年度日本新闻协会奖。

  特别是以《琉球新报》为代表的冲绳媒体,正是因为站在中日关系紧张的最前线,比其他媒体更具有紧迫感,在社论中反复建议日本政府摒弃借煽动中国威胁论来实现军扩路线的方针、停止在东亚地区制造紧张气氛。虽然,在全国性主流报纸上,这样明确而坚决的声音并不常见。

  日本社会理性声音缺乏引导

  有分析指出,中日格局正在由迄今长时间的“一强一弱”向“两强并存”转变。处于战略焦虑期的日本,对重新崛起的中国产生了更多的不适应感。这不仅反映在开展价值观外交、构筑中国包围圈等外交安保战略层面,更体现在一些具体的细节上,比如每当中国社会出现问题时,尽管部分上了年纪的老人会说,以前日本也曾走过同样的路,但听到更多的是冷嘲热讽,“瞧,这就是中国。”

  面对中日关系当前局面,或许当事双方都有需要认真思考的地方。同时,我们还不能忽略来自第三方的影响。近期,日本多个机构组织了有关日美关系的研讨会,邀请美国著名学者、专家到场。本报记者发现,每次类似的研讨会,可容纳千人的会场常常轻松爆满。而美国专家几乎异口同声的赞成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扩大军备,认为这对发展日美同盟来说如虎添翼。

  不能否认,美国专家的话,正在通过日本媒体的传声筒,潜移默化地影响普通日本民众的东亚观,甚至世界观。

  民调显示,中日两国依然有7成以上民众认为两国关系重要。正如日本的未来掌握在日本民众手中一样,中日关系的未来也掌握在两国百姓手中。珍视并培养更多拥有理性声音和观点的民众,才是慢慢融解横亘在两国间坚冰的正道。

  此前,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对日本媒体说,“我不懂政治性的东西,但是每一个个人应该更认真地思考(两国关系)。不管政府怎么说,报纸上怎么写,最重要的是,区别于政府的每个普通人怎么想。”

  或许,日本社会从不缺乏理性的声音,而是缺乏理性的引导。(记者 郭一娜)

【编辑:叶士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