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红场阅兵中国获最特殊礼遇 俄实质性转向东方

2015年05月12日 09:03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

  西方国家的冷落,并未减少今年莫斯科红场阅兵的隆重和热烈。与十年前不同的是,当年坐在普京旁边观看阅兵的是美国时任总统小布什,而今年坐在普京身边的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方一片抵制声中,俄罗斯将中国领导人的出席视为“精神支持”。从迎接领导人的车队到参加阅兵式的仪仗队人数,都给了中国独一无二的最高待遇。在习近平10日起程赴白俄罗斯前,俄罗斯还派了军乐团和三军仪仗队,在机场再一次接受中国领导人检阅。据俄官方统计,来自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的约30位领导人观看了9日阅兵式,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埃及总统塞西、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等。和普京一样,大多数俄罗斯人对西方国家缺席不当回事,他们唱着二战时的老歌,向老兵们表达敬意。德国总理默克尔虽然躲开了阅兵式,但她10日还是飞往莫斯科向无名烈士墓敬献花圈,表达了与奥巴马并不相同的对俄立场。

  压轴出场体现中俄亲密

  9日,世界的目光投向莫斯科红场,但关注对象不仅仅是俄罗斯,还有中国。各大媒体镜头都特别关注主席台上习近平和普京的互动。习近平和普京并肩坐在第一排,在习近平的右侧是夫人彭丽媛。尽管此前一天习普已经有过数小时会谈,但整个阅兵式中两人不时微笑交谈。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10日称,“仅在阅兵期间,从镜头中看到,普京与习近平9次进行交谈。中国仪仗队也首次走在红场。表明俄中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俄方给习近平最高规格的接待。8日,《环球时报》记者在总统饭店遇到迎接习近平的车队。在其车队前面有7辆摩托车开道,之后是警卫车,然后是小轿车,后面还有好几辆依维柯,最后有警车收尾,各式车辆排出近百米距离。

  “中国方阵太优雅、太整齐划一了!”伴着《喀秋莎》的旋律,由102人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方队从容、昂然地走过红场,检阅台上,习近平主席起身向他们挥手致意。9日阅兵完毕后,各国仪仗队的队长出现在广场上,其中中国三军仪仗队队长李本涛受到特别关注,不少俄罗斯人都要求与他合影。

  迄今为止,中国三军仪仗队共赴海外执行过5次受阅任务,9日参加红场阅兵的中国受阅方阵为102人,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而在此次受邀参加红场阅兵的10个国家中,中国方队也是人数最多的,其他9国方队受阅人数都是70人。知情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是双方协商后达成的方案。

  在出场排序上,中国仪仗队也得到“特殊对待”。按照字母排序,中国本该排在第九位,但却调整到“末位”,压轴出场。外交无小事。一位军方人士对《环球时报》解释了这种微妙调整展示出的深层次含义,“中国方队排在‘国际方阵’的最后一位,其后就是主宾国俄罗斯方队,展示了中俄关系紧密相连”。

  三军仪仗队在阅兵仪式上的完美展示也得到了俄方的赞许。9日,习近平与俄总理梅德韦杰夫会面时,梅德韦杰夫称中国方阵“给人印象非常深刻,训练水平非常高”。

  普京“忽略”西方抵制

  英国《金融时报》9日说,多数西方国家政府拒绝了普京邀请,因为“他们担心普京会利用二战纪念活动,为俄吞并克里米亚和它在乌克兰战争中的角色提供正当性”。

  美国《华盛顿邮报》称,俄罗斯9日的胜利日拥有一切成功:1.6万名列队官兵、挂着勋章的老兵以及携带二战死难者照片的亲属,唯独缺少一件东西——二战时西方盟国的领导人。美国派出的代表是驻俄大使特福特,这级别显然比较低。英国派出丘吉尔的孙子。“参加周六红场阅兵活动的外国领导人不到30人,而十年前,参加红场阅兵活动的外国领导人超过50人。”《金融时报》这样说。

  《澳大利亚人报》10日称,普京对西方领导人抵制阅兵“满不在乎”。西方国家的冷落,使得普京把这一天转变成同中国、古巴以及其他对俄友好国家领导人在一起的日子。在对数以千计的外国宾客和老兵致辞时,普京选择“忽略”西方国家的抵制,他感谢英国、法国和美国为击败德国法西斯做出的“贡献”。“在显然挖苦美国的一段讲话中”,普京批评了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秩序的尝试,但他没有提及乌克兰危机。

  “普京的阅兵,太空也能看到!”德国《图片报》表示, 9日是胜利者的一天,到处是俄罗斯白蓝红国旗的颜色,每个俄罗斯人都很自豪,沉浸在欢乐而庄严的海洋中。普京要给自己的国家自信和未来。 “这是几十年来最大的胜利日庆祝活动之一”,法新社10日称,包括下一代T-14主战坦克和核导弹系统在内的尖端军事装备以及著名的二战时期的T-34坦克隆隆驶过红场。这场阅兵式上还出现了包括远程核轰炸机在内的超过100架军用飞机,在莫斯科上空俯冲。有50万人抱着他们二战时亲属的照片走上街头,这样的游行规模是普京执政15年来最大的。《金融时报》称,T-14坦克在彩排中曾一度熄火,但在周六则毫无瑕疵地成功完成了阅兵活动。英国《卫报》称,苏联红军的胜利仍是俄罗斯国家自豪感的巨大源泉。超过70%的俄罗斯人表示,有家庭近亲成员在二战中被杀或失踪,这使胜利日成为全国团结的一个情感符号。

  “回到苏联”,德国《明镜》周刊8日表示,俄罗斯展示最现代化的军事技术,并表现出昂扬的精神状态。这一画面让人想起最强大时期的苏联。普京的讲话简短,但中心突出,反对美国的单极世界,还批评二战中“日本的军国主义”,显然是为了与中国结盟。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0日称,70周年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普京的俄罗斯要“征服”西方,一场真正的战争还远吗?

  “受伤的骄傲”,德意志广播电台10日认为,俄罗斯就像一个自尊受伤的男子。西方国家的抵制让俄展示世界大国形象的愿望落空。但专家表示,西方不能没有俄罗斯。乌克兰危机需要对话。

  摇摆的欧洲

  10日,默克尔飞往莫斯科向无名烈士墓敬献了花圈。法新社称,对于“跳过了周六主要庆祝活动”的默克尔来说,这明显是一个“妥协姿态”。当天在克里姆林宫与普京会见时,她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在复杂的情况面前,合作和寻找外交解决方案是必要的”。

  “默克尔只得罪俄罗斯一点点”,德国新闻电视台10日表示,默克尔会见俄罗斯总统只有几个小时,但她在莫斯科的活动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德国电视一台说,默克尔访问莫斯科,对俄罗斯来说是一种和解的姿态。这是务实的,为了解决问题,同时也是一种平衡。

  法新社10日称,普京在会见默克尔前,刚刚接待了91岁的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穆加贝称赞普京对抗美国的行为,并称“这就是我们应该在一起的原因”。文章同时称,普京还是展现了与欧洲修复关系的意愿,他接待捷克总统泽曼时说:“与欧洲朋友的关系变冷不是我们的初衷,我希望像您这样的政治家能促进俄欧关系正常化、甚至比以前更好。”泽曼则回应称,他相信“正常关系会取代现在相互间的寒意”。

  “俄罗斯仍希望促进与德国和法国的关系。”德国《经济新闻报》表示,尽管抵制大阅兵,但德国和法国的政治家近来频频与俄罗斯接触。对俄罗斯来说,德法不是真正的问题,美国才是制造欧洲与俄罗斯分裂的原因。

  “俄罗斯实质性转向东方”

  据俄新网10日报道,普京对俄胜利日庆祝活动感到满意,并且未因众多欧美国家领导人拒绝出席而失望,称“我们希望看到的国家领导人都在这里”。

  潘基文9日与普京举行了会谈。他表示,阅兵式后,他看到在红场仍有数万人,还以为他们要举行反政府示威,结果发现他们是支持现政府的。“我看到了俄民众脸上的自豪感。由此我明白,你得到了人们的爱戴。”

  习近平访俄期间中俄签署了32项大单,总价值达250亿美元,这令俄媒兴奋不已。“中国得到了一个新的销售市场,俄罗斯促进了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在西方制裁背景下,这些协议的签署对俄罗斯来说是个巨大的成就”。

  “现在我们目睹了俄罗斯实质性转向东方,并确定了世界新的秩序。在这一新秩序中,俄中两国领导人个人关系发挥了很大作用。” 俄罗斯专家9日对《生意人报》说,习近平通过此次访问表明对俄罗斯直接和公开的支持。

  俄罗斯《消息报》9日称,俄直接投资基金会会长德米特里耶夫表示,中国将掀起对俄投资热潮。目前中国向俄投资占俄所有投资额的18%,今年将会达到25%,未来将会升到40%。

  德国全球新闻网10日称,俄罗斯和中国签订网络安全协议,而美德之间都还没有签订这一协议。中俄的做法给了西方国家一个榜样。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表示,可能因为北京在亚洲感受到来自美国的压力,因此乐于拥有一个敢于与西方公开斗争的盟友。 对于欧洲人而言,只有一条路:尽快改善与北京的关系。这早就超出了贸易的范畴。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左凤荣10日对《环球时报》说,中国与苏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并肩作战,中国领导人出席阅兵式是非常自然的,体现了中俄关系的稳定与巩固。与此同时,胜利日里缺席了当年与苏联并肩作战的盟友,这是遗憾的事情,也说明美国在外交上的安排是有针对性的,并不恰当。可以说俄美都采取了强硬的外交姿态,而且突出展现肌肉,这是俄美关系近年来一直趋于紧张状态的主因。(记者 郭媛丹 青木 魏莱 柳玉鹏 候涛)

【编辑:吴倩】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