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也门六年错失千亿潜在增长 如迎和平,这个国家将大变样

也门六年错失千亿潜在增长 如迎和平,这个国家将大变样

2021年11月24日 20:28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网11月24日电 据联合国网站报道,也门于2011年初爆发冲突,2015年,沙特领导的阿拉伯盟军针对胡塞武装发起军事行动。六年来,这场冲突不仅带来生命和财产损失,还撕裂了生计和社会结构,造成也门在饥荒边缘摇摇欲坠,发展进程普遍倒退。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日前发布的《战争对也门的影响评估》报告显示,尽管局势仍在恶化,但希望依然存在:如果冲突现在结束,再加上包容和全面的复苏进程,也门可以在2047年,或者说一代人的时间内,结束极端贫困。

资料图:也门第三大城市塔兹,新学年开始,学生们在临时教室里上课。在两年前的一次空袭中,教学楼严重受损,已经沦为残垣断壁。
资料图:也门第三大城市塔兹,新学年开始,学生们在临时教室里上课。在曾经的一次空袭中,教学楼严重受损,沦为残垣断壁。

  六年危机致也门错失千亿潜在增长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阿希姆·施泰纳(Achim Steiner)表示, “这项研究清楚地描绘了持久和平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包括为人们提供新的、可持续的机会。”

  施泰纳指出,为了帮助实现这一目标,整个联合国大家庭继续与也门全国各地的社区合作,为所有也门人创造一个和平、包容和繁荣的未来。

  报告显示,在过去六年中,这场危机导致也门错失了1260亿美元的潜在经济增长。

    资料图:也门萨那,高中生参加考试。
    资料图:也门萨那,高中生参加考试。

  如实现和平 到2050年也门将“大变样”

  过去六年来,数以百万计的也门人继续在冲突中受苦,陷入贫困,几乎没有机会获得就业和生计。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估计,目前也门80%的人口,即200万人依赖援助和保护,其中1430万人急需援助 。

  报告通过统计建模技术发现,如果也门在2022年1月实现和平,再加上包容和全面的复苏进程,该国将扭转目前面临的深度贫困趋势。到2050年,也门将跃升至中等收入水平,同时1560万人将摆脱极端贫困。

  此外,到2025年,营养不良可能会减半。到本世纪中叶,也门可能实现4500亿美元的经济增长。

  报告指出,实现和平是结束也门苦难的唯一可行途径。报告强调需要一个包容各方和全面的恢复进程,覆盖也门社会的所有阶层,并以人为中心。

    资料图:由于曾经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也门女子赛伊达身形比正常人要小不少。护士为赛伊达测量体重。
    资料图:由于曾经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也门女子赛伊达身形比正常人要小不少。护士为赛伊达测量体重。

  联合国机构:妇女赋权至关重要

  报告强调,妇女赋权是复苏的关键。预测显示,到2050年,专注于提高妇女和女孩福祉的努力将帮助也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0%,同时到2029年将孕产妇死亡率减半。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也门代表奥克·卢茨马(Auke Lootsma)表示,“让女性加入进来,让她们成为劳动力的一部分,并真正赋予女性权力,为也门的恢复和重建做出贡献,这将是极其重要的。”

资料图:一架载有也门联合政府成员的飞机抵达亚丁机场后不久,机场发生爆炸事件,烟尘滚滚。图为爆炸现场的安全部队。
资料图:一架载有也门联合政府成员的飞机抵达亚丁机场后,机场发生爆炸事件,烟尘滚滚。图为爆炸现场的安全部队。

  如冲突持续到2030年 130万人或丧生

  在分析潜在的和平红利的同时,报告还展现了一个悲观的未来模型:如果也门冲突持续到2030年,将夺走130万人的生命。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死亡将不是由于战斗引起的,而是由于危机对生计、食品价格以及医疗和教育等基本服务的恶化造成的二级影响。

  报告显示,到目前为止,危机期间60%的死亡是由这些次要因素造成的。但是如果战争继续下去,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增长到75%。

  报告指出,这场危机已经使490万人陷入营养不良。如果战争持续下去,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到920万。同年,生活在极端贫困中的人数将激增至2200万,占总人口的65%。

  民众渴望可持续、包容性复苏

  开发计划署强调,鉴于过去六年来冲突的惊人影响,随着局势继续螺旋式下降,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即使战斗仍在继续,支持恢复的计划也必须不断制定。

  开发计划署阿拉伯国家区域局局长哈立达·布扎尔(Khalida Bouzar)表示,也门人民渴望迈向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的复苏之路。

  他说:“开发计划署随时准备在不让任何人掉队的征程上进一步加强我们对他们的支持,帮助也门和该地区充分发挥潜力——这样,一旦实现和平,和平就可以持续下去”。

【编辑:孟湘君】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