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学者访藏:越来越多尼泊尔人愿意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华文化

分享到:

尼泊尔学者访藏:越来越多尼泊尔人愿意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华文化

2024年09月04日 10: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中新社拉萨9月4日电 (贡桑拉姆 拉巴卓玛)“随着中尼两国友好关系的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尼泊尔人愿意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华文化。”尼泊尔中国研究中心常委牛巴尼博士3日在中国西藏自治区作学术报告时说。

  牛巴尼一行是由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邀请的尼泊尔专家学者交流访问团,他们在该院作了《尼瓦尔人与藏族人的传统友好关系》《“一带一路”(BRI)背景下尼中合作的现状和前景》等学术报告。

  “饺子在尼泊尔叫‘馍馍’,我们原以为这是尼泊尔本地发明的食物,后来才知道备受尼泊尔人喜爱的‘馍馍’源自中国西藏,是在拉萨经商的尼瓦尔人从西藏带到尼泊尔的。”尼泊尔阿尼哥协会第一副主席萨尔波塔姆·什雷斯塔说,尼瓦尔人与藏族人的传统友好关系,据可靠记载有500年历史。“‘馍馍’在加德满都的历史也应该有百年了吧。”

  萨尔波塔姆·什雷斯塔介绍,尼泊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多种语言和宗教,大部分地区与中国西藏来往密切。传统友好关系从宗教、商业、艺术、文化等多方面体现。

  “中国长期高度重视喜马拉雅地区发展和环境保护与研究工作。”牛巴尼博士介绍,2014年中国—尼泊尔地理联合研究中心在尼泊尔加德满都特里布文大学揭牌。

  他说,该研究中心以喜马拉雅山南北坡为研究区,基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重点开展包括山地灾害、山地生态与环境监测、山区发展等在内的山地地理研究。

  此外,由中国资助开展的喜马拉雅地区跨境合作研究,涵盖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跨境河流水质监测等领域,针对南亚地区的温室气体检测、生物多样性检测等开展技术培训。

  牛巴尼称,近年来,尼中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交流形式日趋多样化,交流内容不断丰富,“旅游热”持续升温,出版业和影视业合作不断拓展,逐渐成为双方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柱。(完)

【编辑:李润泽】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