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选在奥巴马就职前完成撤军原因剖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以色列选在奥巴马就职前完成撤军原因剖析
2009年01月19日 17: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月19日电 1月18日凌晨2时,以色列军队开始在加沙地带实施单边停火。当天晚些时候,包括哈马斯在内的巴各武装派别与以色列停火一周,并要求以色列在这一周内从加沙地带撤军。持续燃烧22天的加沙战火终于暂告一个段落。

  以色列地面部队从加沙南部撤离

  以色列高级官员18日表示,如无意外,在1月20日奥巴马的就职典礼之前,以色列将从加沙地带撤走所有武装力量以向新任美国总统表达善意,并希望通过这一举动来加强和美国反武器走私等方面的合作。以军的部分部队已于当日上午陆续从加沙地带撤离。

  加沙地带目击者称,以色列地面部队18日晚正从加沙城以南的内察里姆撤离。当地目击者称,数十辆以军坦克和装甲车辆从内察里姆撤往加沙地带边境,此外,以色列地面部队还从连接加沙城和加沙地带南部的萨拉赫•德因高速公路撤离。

  以色列国防军自18日开始已经部分撤离了加沙,预备役部队有望最早在本周二被解散。以色列国防军官员评估认为,哈马斯在未来数天内将忙于计算损失。

  据称,继续撤出加沙地带的军事力量这一决定是由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加比•阿什凯纳齐中将和以色列国内安全局局长尤瓦尔•迪斯金共同做出的。这一决定将得到奥尔默特和巴拉克的同意。

  哈马斯:以军攻势以失败告终

  哈马斯总理哈尼亚18日称,以色列对加沙地带为期三周的攻势以失败告终。他对哈马斯作出的停火决定予以赞扬。

  哈尼亚在哈马斯电视台发表讲演时称:“敌人未能实现其目标。”虽然他称,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冲突中获胜,但是他也表示,哈马斯18日作出的宣布停火的决定是“明智和负责任的。”

  哈马斯18日宣布,其加沙武装人员和相关组织将立刻停火,给以色列一周的时间从加沙撤军。以色列于18日早些时候停火。

  但以色列军情局和情报局认为,哈马斯要恢复用来运送武器的加沙地道网络需要几个月时间。安全局官员报告说,哈马斯尽管遭受沉重打击但仍具备向以境内进行轰炸能力,以色列必须严控“费城通道”。参加该会议的以色列电视1频道观察员公布了更加详细的时间:3至4个月。

  分析:以色列从加沙撤军原因多

  有媒体认为,目前,以军对加沙城已形成包围并分割控制了3个城区,随时可以发动旨在全面攻占加沙城的行动。面对这样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掌控军事主动权的以色列选择现在停火,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开战目标部分实现。以军对加沙发动代号为“铸铅行动”的军事打击目的有两个,一是严厉惩罚哈马斯,摧毁它的基础设施,削弱甚至铲除它继续向以南部发射火箭弹的能力;二是在加沙边界地区建立新的机制,防止哈马斯走私武器。22天来,以战机不断轰炸加沙,将哈马斯总部、训练营、武器库、地下指挥和控制中心等许多机构夷为平地,并对一些人员实施“定点清除”。以过渡政府总理奥尔默特说,以军已经取得所有既定目标。

  全面强攻后果难料。以军已重击哈马斯有生力量,哈马斯的生存和活动空间被大大挤压,但无法将其彻底消灭。眼下,哈马斯主力退缩加沙城内,以军若展开短兵相接的巷战,伤亡人数可能上升,代价太大国内民众无法接受;若使用重型武器打击哈马斯,则势必造成更多无辜平民伤亡。而保持并加强对加沙城和哈马斯的军事压力,又以停火促谈判,或许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迫使哈马斯签下一份“城下之盟”。

  有效缓解国际压力。“铸铅行动”已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战火使加沙成了灾难之地,人道主义危机加剧。国际社会在积极调停的同时,呼吁冲突双方立即停火。联合国安理会也通过了1860号决议。随着战争延续,一些国家宣布中断或冻结与以关系。以方单边停火,可以看作是对国际社会日益高涨的停火呼声的回应,既可缓解自身面临的巨大压力,也为各方进一步展开外交斡旋留下较大余地。

  不让奥巴马“难堪”。以色列内阁官员称,以色列不想让美国新总统奥巴马就职时“难堪”,以色列希望能与美国加强合作,继续在全球范围内打击伊斯兰极端恐怖分子。此外,以色列也会履行利夫尼外长与美国国务卿赖斯不久前签署的“理解备忘录”,双方共同预防哈马斯向加沙地区走私武器。

【编辑:曹昆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