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南京人均住房超小康标准 公务员太多成“官城”(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7月18日 08:54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矛盾 3

  每年25万大学毕业生,只有8万留在南京

  公务员太多,南京人偏保守,缺乏创业冲动

  南京人的创业创新意识偏弱。数据显示,南京人愿意接受高竞争、高风险、高回报职业的比例仅为15.1%,高达39.5%的南京人更愿意选择低竞争、低风险、低回报的职业。

  而以公务员以及企业工人两个职业群体为例,虽然广州市的公务员与企业工人愿意选择高竞争、高风险、高回报职业的比例也较低,都为21.5%,但是,南京的公务员与企业工人愿意选择高竞争、高风险、高回报职业的比例分别为17.3%、6.4%,远低于广州的水平。

  专家分析,这一现象与南京的人口职业构成有很大关系,一个城市中占绝大多数比重的人群,他们的精神特质,必然会影响乃至决定这座城市人的精神特质。在南京的人口中,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军人和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南京是一座“官城”、“军城”、“学城”。

  “官城”的特点是求稳、“军城”的特点是服从、“学城”的特点是清谈,这些特点无一不是与市场经济条件所要求的竞争冒险、创业创新所相悖的,也正因于此,南京人就容易表现出偏向保守,缺乏创业冲动的行动趋向。因此,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激发南京人的创业意识,培育南京人的创业氛围,提高整个社会的创业活力,是南京人实现现代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另一个值得提出的问题是,调查显示南京人所具备的经济知识素养远不及社会知识素养,从某种程度而言,不具备基本经济素养的市民,在严格意义上不是一个合格的市场经济建设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限制或者羁绊,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南京创业氛围不够浓厚的基本原因。

  发展高科技产业,是新加坡、波士顿、以色列,包括北京、上海等国内外标杆城市吸引国际化人才,提升人口国际素质的重要战略举措。但是,在人口整体素质提高的背景下,由于科技产业的规模和数量不足,导致南京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低于京、沪、穗、杭。

  与杭州相比,南京高新技术企业只有606家,比杭州少了944家。此外,产业的高端化、国际化水平还不高,科技创业创新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对高端人才的承载能力较弱,无法为国际化人才和优秀高校毕业生提供有效的工作、创业机遇和平台,导致了高端国际化人才不想来,在宁高校高素质毕业生又不想留的局面。重点院校优秀毕业生首选工作地点往往是京、沪、穗,甚至苏南地区,南京只做备选,每年近25万大学毕业生2/3以上离开南京择业,只有不到8万人留在南京,且在一定程度上竞争力较弱。

  数据来源:《关于提高人口精神品质专题调研报告》(市文明办、文广新局、统计局)

  《关于提高人口国际素质专题调研报告》(市外办、公安局、文明办、统计局)

  矛盾 4

  高技能人才缺7.5万,每年新增6万人待业

  在发达国家吸纳大部分就业的中小企业在南京发展缓慢

  “十二五”期间,南京市每年新增待业人口预测将达6万。一方面高技能人才缺口达7.58万。

  “十二五”期间,南京每年需要就业的各类群体供给总量在26万人左右,其中新生劳动力7万至8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约5万人,而每年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约20万个。如果加上外来务工人员,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压力更大。这就意味着,在2015年前,南京每年将新增约6万待业人口。

  中小企业是就业岗位的主要提供者,在美国和欧盟国家,中小企业贡献了60%以上的就业岗位,在日本,中小企业对就业的贡献率更是高达70%以上。而在南京,由于创业创新不足,中小企业发展缓慢,中小企业层次较低,不足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低端劳动力的数量过剩,而高素质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自主创业人才、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就业结构性矛盾在一定时期内调整加剧,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问题相互交织。高技能劳动者短缺问题突出,目前,南京市高技能人才只有14.92万人,仅占全市技能劳动者总量的15.3%,与全国先进水平(28%)比相差12.7个百分点,总量缺口达7.58万人。

  数据来源:《关于提高人口劳动(就业)层次的调研报告》(市发改委、人社局、经信委、人才办、统计局)

【编辑:张志刚】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