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中国十年发展启示录: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公平正义(8)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1月05日 10:48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启示七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注重宏观政策中的顶层设计,解决现代化过程中“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关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

  “这是改革开放34年来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郑新立说,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的平稳发展时期,经济增速在十年间连续保持两位数,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不仅如此,年度之间的经济波动的幅度也是最小的。而且,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展示出强大的应对能力。

  郑新立将中国经济的增长奇迹归因为执政者对改革开放前20多年宏观调控经验教训的总结,针对中国经济形势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松紧有度,“通过宏观调控熨平经济波动,稳定经济增长”。

  从“双防”(防通胀防过热)到“保增长”、“控物价”、“稳增长”,面对不同的经济环境与不同的调控目标,宏观调控政策也发生了多次重要变化。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到“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从“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到“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再到新形势下重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配合,在十年间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宏观调控综合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产业政策等经济手段,并与各种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相互配合,方式更趋灵活和科学,调控政策的内涵更趋丰富,更加注重遵循和把握经济规律,实现了从单一到多元、从政策到体系、从被动到主动,体系日臻成熟和完善。这是十年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坚实保证,也必将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现代化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也一直在探索如何处理政府干预和市场的关系,如何形成市场和政府干预合理的配置关系,把握一个什么样的度,一直是个难题。”孙业礼说,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我们有条件、有基础更好地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10年前,党的十六大宣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10年,是进一步积极和总结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验的过程,也正是科学发展观形成和不断发展的过程。

  孙业礼回顾说,科学发展观的第一次比较完整的表述,并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确立下来,就是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和这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是为了更好地处理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提出来以后,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会强调完善宏观调控,而每次也都着眼于对宏观调控经验的总结。所以,宏观调控与科学发展观有着内在联系。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是很难实现科学发展的。

  国际金融危机正是对制度优势的考验。当世界经济仍深陷低迷时,中国经济在“看得见的手”的托举下,不仅率先回升,而且逆势攀升,四年间全国人均GDP翻了一番。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我们已经有了正确处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关系的很好的办法。”孙业礼认为,在此次应对全球世纪金融危机中,中国能够保持较好的发展,率先走出阴影,与我们在改革开放中逐步形成的这套体制是有关系的,“世界各国,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在研究乃至借鉴中国的经验。这也可以视为用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现代化是一个贡献。”

【编辑:张志刚】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