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专家详解中央巡视工作新亮点:着重监督“一把手”(3)

2013年11月04日 07:58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巡视走向制度化

  相关资料显示,2003年,“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正式成立。然而,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监督行为,“巡视”的出现则要追溯至1996年。那一年,十四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作出“选派部级干部到地方和部门巡视”的部署,中纪委随后启动巡视制度,不断设置巡视组。

  直至2009年7月,《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出台,巡视正式成为一种党内监督的制度被确定下来。同年,原来的“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更名为“中央巡视组”。

  巡视的范围及巡视的力量也在不断扩大:中央巡视组的数量从2003年的5个扩大到2011年的12个,其中6个地方组、4个企业金融组、2个中央国家机关巡视组。

  过去10年,中央巡视组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的作用亦十分明显。 

  “从巡视组每天260元的住宿条件到前往巡视的单位、人员构成等,公众看到的细节更多了。就连通讯方式也比以前更详细了,有座机、手机、邮寄地址好几类。”林喆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如今的巡视组形象由抽象变得更具体了。

  但林喆认为这都是细枝末节,这么多年巡视制度的最大变化,还在于2009年完成了从工作部署到“条例”的转化。

  《法制日报》记者发现,这份《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从机构设置、工作程序、人员管理、纪律与责任等4个关键坐标着手,精确勾勒出了巡视工作的“边界”及“内核”。

  竹立家认为,目前已逐步确立了巡视制度在预防和反腐败制度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探索出可以长期沿袭的新工作机制,有利于使巡视工作成为党内监督的重要制度性安排,为巡视制度发挥长效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报记者范传贵 制图/李晓军

【编辑:马婷婷】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