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官场歪风仍难禁:干部偷藏高级烟 购物卡网上兑现(3)

2014年01月25日 11:28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吃喝报销“招式”五花八门

  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全国很多地方行政中心的食堂就从过去“冷火秋烟”,变成了如今的人气兴旺。不仅机关工作人员开始成群结队地来食堂就餐,很多“一把手”也到食堂和普通干部一起排队买饭、同桌吃饭,既谈工作也聊家常,气氛十分融洽。

  食堂生态的变化,是各地落实中央规定,通过“转饭风”来“改作风”的一个缩影。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各地各部门的接待费用大幅减少,有的降幅高达八九成。很多基层干部坦言,公款吃喝整体形势大为好转,但仍有少数单位或部门实权人物假工作之名行公款吃喝之实,利用财务管理漏洞隐瞒吃喝费用。

  河北、山西、江苏等地干部反映,现在跟不太熟的人吃饭,一般会去大众菜馆;跟熟悉的领导吃饭,就去“会所”、“私房菜馆”等私密场所。那里的饭菜以特色菜为主,会上一两道如鲍翅燕窝等硬菜,酒水等标准也丝毫不亚于豪华酒店宾馆。

  在中部某县政府工作的陈某,经常随领导出门。他向记者说起陪县领导吃饭的场景:“有一次在市里一家只有4个房间但设施豪华的私密场所,光点菜就花了4000多元钱。一盘花生米要花20多元,最后还是公款来结账。”

  “过去领导干部间存在公款消费的攀比风,消费往往通过虚列会议费招待费等途径解决。”某政府部门的财务主管告诉记者,八项规定实施后,会议消费和公务招待有了细化标准,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但一些单位或部门隐瞒吃喝费用的方法也在翻新。

  一是超标的吃喝费用转移到分管或下属部门。为实现分散支出、不超标的目的,有实权的部门会将超标费用转移到下属单位报销,然后再以拨经费形式下拨款,冲抵招待费。

  二是预算外收入冲抵吃喝招待费。有的单位用承包费、管理费、经营性支出等预算外收入直接冲抵吃喝招待费;有的单位私设“小金库”,直接在“小金库”中列支。

  三是以补贴内部食堂的方式用于平时吃喝。有的单位每年向内部宾馆、招待所或内部食堂拨一定数额的经费,用于平时招待,但在单位财务账上又不反映招待费支出。一位基层干部说:“有的县把领导吃喝的钱拿到政府直属的宾馆或食堂报销,以采购生鲜原料的名义入账,政府再以补贴的名义拨经费,以此缓解政府部门在入账方面的压力。”

  四是入账时混淆科目,通过办公用品、住宿费、会议费、培训费、修车费等报销吃喝费用。一位基层干部告诉记者:“这种现象原来叫‘吃床腿’,即将餐费摊进住宿费里;现在叫吃‘轮胎’,通过修车费报销大额吃喝费。”此外,一些单位对办公用品消费不设上限,而且如果去“吃住一体”的宾馆饭店消费,烟酒也可以开到餐饮和住宿费中。这都给报销吃喝费用提供了便利。

  五是转嫁给分管领域的企业。中部某省一些机关事业单位领导表示,小范围聚会时,买单者多是分管领域的企业或老板。张先生是东部沿海一家民营出版文化公司董事长,曾多次在私人会所宴请部门领导。他说,在会所吃一顿饭花费少则一两千,多则上万。主要为了和领导联络感情,请其在审批、审查等方面照顾。一般而言,这钱到最后都有“回报”。

  短评:治理公款吃喝,报销环节十分关键。不管吃喝花样如何千奇百怪,只要把账管住,就能“见血封喉”。一些纪检干部建议,中央应以严查办公用品、住宿费等报销为突破口,将公务接待预算公开化,设立公务接待经费支出“红线预警”制度。

  一方面,确定公务接待基数。比如,以各部门、各单位前三年公务接待支出的平均值,第一年下调10%为基数,第二年下调20%为基数,第三年考虑物价因素在上年基数的基础上有限浮动确定年度公务接待费用总额。

  另一方面,制定公务接待超标处置标准。对公务接待超标在征收调节基金的基础上,应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承担超标部分一定比例的金额,如第一年收缴10%,第二年收缴30%,第三年收缴100%。

  同时,加大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的联合监督力度,对各单位“财政资金”支出审批、报销、核算实行源头审核控制;建立严格的惩处制度,把浪费行为、特权腐败行为与职位挂钩,采取诸如撤职、“双开”等严厉查处措施,防止一些人以身涉险。

【编辑:王浩成】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