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乌坎土地症结仍待解 高水平自治非一场选举可促(2)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4月12日 15:32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民生起步盼“输血”变“造血”

  两年前,拥有美好期望的乌坎村民们,很多都不知道他们选举出来的团队面临着怎样的现实困境。

  上一届村委会接到的是个十足的“烂摊子”。林祖恋回忆说:“2012年初村两委新旧交替时,一个数字一张纸都没有,唯一到手的就是两个公章。”

  作为基层战斗堡垒的党组织,更是缺乏足够的中坚力量。两年前,乌坎村仅有100余位党员,一部分是年纪大的老党员,有的话都说不出、路都走不动,一部分是新吸收的学生、复员军人及在校教师,绝大多数非常年轻,35岁到50岁的党员力量几乎空白。

  “乌坎近三十年来就没有认真发展过党员,以至于上级政府不得不从陆丰乃至广州寻找乌坎籍的中青年党员回来支援党支部建设,在农村基层加强党的领导谈何容易?”林祖恋说。

  为了不辜负上级政府和上万村民的期望,乌坎村“两委”重新构建起一个基层治理架构:村党总支是领导核心,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实施村务管理,村民代表大会对村务如财务、投资、项目、土地等重大事项进行讨论;村委会需定期向村民代表和村民汇报村务工作,五位村民代表组成的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对村“两委”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村各项制度情况进行监督。

  本刊记者随机采访的20多位村民,几乎都感受到了新旧村委会的工作作风差距。村民吴吉金说:“以前的村干部一天到晚跷着二郎腿在大楼里泡功夫茶,很少有村民敢进去,现在,连晚上和周末都有村党总支和村委会的干部值班,随时为村民提供服务。”

  更为直观的是乌坎村面貌发生的变化。两年来,在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等各级政府支持和村集体自筹努力下,乌坎投资6808万元进行民生建设。乌坎图书馆、学校操场跑道、渔船避风港和4条村道建设已经完工,自来水改造扩建正在村内安装分支管道,乡村公园已动工建设。

  “去年9月强台风正面袭击汕尾,要不是有新建的避风港,全村600多条渔船估计要毁于一旦,光这个就值回几百万元投资了。”村民张炳钗告诉本刊记者,村民们对民生工程的印象很好,但更多人渴盼的依然是收回曾被非法转让的土地,而乌坎村委会这方面的工作进度并不能令人满意。

  但是,据陆丰市委书记郑佳介绍,乌坎村民生工程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省市拨款和社会援助。

  乌坎村党总支副书记张水金说,村集体除一家搬运公司每个月可以提供1万多元收入外,土地回收进程缓慢、已有厂房的法律纠纷仍在继续,均不能提供收入,“而且即使厂房等能够盘活,每年的收入勉强也只有100来万,还是不够村里开支,更不用说给村民带来收益。”

  在这种状态下,村民对土地收益的焦虑和担忧始终无法解决,在看不到更长远利益的前提下,诉求就更会集中在土地问题上。“没有经济收益,村民就稳定不下来;村子稳定不下来,反过来又不可能造成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就不肯投资,这种恶性循环必须尽快打破。”村民张建兴说。

  如果说,“乌坎事件”后选出的村委会主要责任是“除旧布新”,今年诞生的新一届村委会承担的任务则更加艰巨和重大。与变“输血”为“造血”的问题相比,选举时遭遇的大雨只是微不足道的“小麻烦”。

  “只有发展了才能给村民带来利益,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张水金说,目前他们正在筹备开发一些和土地关系不大的经济发展项目。“如果经济项目确立下来,村里有了可以支配的集体收益,很多矛盾就能得到缓解甚至彻底解决。”

【编辑:王浩成】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