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官员谈工程乱象:中标企业向挂靠企业收转包费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4月19日 07:10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工程质量安全仅仅依靠监管招投标环节还远远不够,必须加强中标企业的标后监管工作

  工程建设领域环节多,监管难。《瞭望》新闻周刊调查发现,除了招投标环节的“猫腻”外,挂靠、违规出借资质投标,违法转包分包等一些中标后的“老大难”问题得不到解决,也易酿成生产事故,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2013年1月,江西鹰潭开始在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领域探索标后监管制度,通过加大对中标后的施工、监理等单位的监管力度,以科技手段为工程质量安全再上新“锁”,让挂靠、转包者“无空子可钻”、“断了念想”。

  猫腻不仅在招投标环节

  说起工程建设领域的乱象,人们大多会想到招投标环节中出现的“围标”、“串标”、“萝卜门槛”和“走过场”现象。其实,招投标环节仅仅是工程建设领域其中一环,把好了这一关,还远远不够。

  “在招投标环节拿到建设项目,意味着一些承建单位‘赚钱’的开始”,鹰潭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杨森告诉本刊记者,“更大的‘猫腻’还在招标之后。”

  由于相关制度的不健全,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施工、监理单位往往采取转包、挂靠等形式进入市场,“一级企业中标,二级企业进场,三级企业施工,甚至是没有资质的人员施工”成为建筑业“约定俗成”的现象。

  施工、监理单位的主要技术及管理人员代表着中标单位的实力和水平,只有在他们到岗尽责的情况下,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中标企业对整个建设工程进行转包或非法分包。

  “但不少中标企业都存在着非法转包的行为,并在转包后当起了‘甩手掌柜’。”据杨森介绍,中标企业通常向挂靠企业收取总工程款的1%至10%作为“管理费”或“转包费”,而中标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基本上不会派出符合要求的管理技术人员到已转包的工程项目上。

  有些挂靠企业会将工程再次转包给当地的包工头,包工头为了获利压缩人力成本,往往多聘请一些劳务费相对低廉的无资质人员参与施工。这导致施工人员的资质失去了“门槛”,甚至还出现过画工当上建造工程师、厨师当上监理工程师、司机当上了安全员的“怪现象”。

  2012年的4月和5月,鹰潭市曾发生过两起令人揪心的施工现场坍塌事故,与施工单位资质的不合格、监理单位的缺位有着直接关系。

  其中一起坍塌事故发生在济广高速鹰潭南收费站的改造工程现场,事故致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86.9万元。经查,工程的施工方无任何建造资质,现场作业人员竟然没有一个具有行业从业技术资格证,其中甚至包括多名仅懂得雕刻技艺的画工。

  另一起市重点工程的坍塌事故导致2名临时雇用的施工人员当场被掩埋致死。鹰潭市纪委执法监察室主任陈勇参与了这起坍塌事故的调查工作。他介绍,事故原因为这2名施工人员在未接到工作指令,又未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无相关人员看护的情况下进行了违章作业。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