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孩子在家学习 家长需放手但别放开人生教育的机会

孩子在家学习 家长需放手但别放开人生教育的机会

2020年03月18日 09:56 来源:文汇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孩子在家学习,家长需放手但别放开人生教育的机会

  ■黄玉峰

  当下的疫情是一本教材,大灾以后有大悟。在疫情下,每一个人可以思考的问题很多。

  对中学生来说,我们可以给他们更多人生教育的引导。疫情之下,学生在家学习,最需要家长放手,培养孩子的自律。但是家长又不能放手,或者说更应该做的,是在抗疫之时,用身边、当下的经历引导孩子开展人生教育。

  当下发生的一切都“催”人选择更有价值的人生

  这次疫情可说是最好的生命教育、自然教育,更是教会我们的孩子,如何让生命更有价值的价值观教育。

  早在数百年前,苏东坡被贬儋州,面对茫茫的大海,就写了一篇寓言安慰自己:吾始至海南,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念此可为一笑。

  他的故事里就说到,生命诚可贵,蝼蚁尚惜命,而灾难则难避免,不要怨天尤人。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灾难会过去,我们要乐观旷达。

  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在自然灾害中求生存的历史。不仅古代的神话传说多次提到各种灾难,一千七百年前,建安七子中就有五人死于瘟疫。

  我们的祖先,早就懂得珍惜生命,认识到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古文观止》里“里革断罟匡君”写道:宣公夏滥于泗渊,里革断其罟而弃之,曰:“……且夫山不槎蘖,泽不伐夭,鱼禁鲲鲕,兽长麑麋,鸟翼鷇卵,虫舍蚔蝝,蕃庶物也,古之训也。今鱼方别孕,不教鱼长,又行网罟,贪无艺也。”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提出,不许砍新枝,不许割春草,不许捕幼鱼,不许抓小兽,不许掏鸟蛋,不许害虫卵。这就是敬畏自然,珍爱生命。

  珍惜生命不仅仅是消极的护卫,更是要创造人生的价值,让生命活得更有意义。在这次的抗疫战争中,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仍然坚持在抗疫一线。记者劝他歇歇,他说:“不久我会被固定在轮椅上,我现在为什么不多做一点。”

  这是因为他彻悟生命的意义,坦然面对生死。把有限的生命时光融入有意义的不朽的事业上,这是抵御死亡的阴影最好的方式。

  更不用说,那些接到命令都驰援武汉的全国各地的医疗工作者,包括上海的医护人员,他们中不乏我们身边的人。他们的选择和经历,恰是对我们的孩子最好的教育。

  当平时,我们用古人的故事,用中外名人的书写来教育学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多少会让学生感到遥远或是隔了一层历史,但是就在当下,就在我们身边,正是那些感觉到自己人生充满意义的人,才能克服焦虑,坦然面对人生中的灾难,欣然地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战胜疫情靠的是万众一心,人们更需要尊重科学

  战胜瘟疫靠大家的努力,要万众一心。大灾面前显示出人性美:

  十七世纪的欧洲,暴发了一场空前的黑死病,一年不到,人口减半,以伦敦为中心的中南部是重灾区,神奇的是北部却幸免于难,为什么?

  在英伦半岛的南北接壤处,有一个亚姆村,当黑死病带进了村庄,村民们想朝北部逃离,一个叫威廉的牧师站出来,要村民留下来,率领村民在村北出口筑起了一道石墙。他说:让我们把善良传递下去。结果这个344人的小村庄只侥幸地活下了33人,其中一多半是未成年的孩子。

  就是这个亚姆村成功阻隔了黑死病朝北蔓延,为英伦半岛留下了一个后花园。这是爱的力量,信仰的力量!即便是死也要善良,也不能丧失对人的爱!

  同样,我们还需要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于所谓的“科学”,我们要抱着谦卑的态度。认识任何事物,都是没有穷尽的。人类对于世界的了解,还处在十分幼稚的阶段。小时候看童话,看到巫婆的魔镜,看到千里眼顺风耳,现在因为科技的发展成为现实。

  从大灾中,我们应该悟出,人类不能太骄傲。

  我们要尊重科学,但是不迷信“科学”。

  人类不能理解一切。有些病除了药物,还要靠精神,靠心理暗示,靠积极的态度。在大灾面前,人类应该反思。对于中医中药,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抱这样的态度?

  疫情也使我们反思,人生教育当回归初心

  教育的初心是什么?是人的和谐发展,是人的内心强大,身心的健康,是人的终生幸福。这就是“人生教育”宗旨。

  应试教育关心的只是分数,是把教育看作做买卖,在与他人的“竞争”中论输赢。为了成绩分数,可以牺牲其他。

  不久前,我与学校的心理老师做了一点调查,大灾来临,宅在家里,不同家庭的表现就不同。发现有的家长,生怕功课落后,只知道盯,催,训,结果弄得两代人的矛盾突出,无聊恐慌,苦不堪言;相反,有的家长让孩子自觉地制订学习规划,自觉地遵守,读书,写字,思考,娱乐,交流,结果充实安然。

  这里的关键,是养成自律自主的学习习惯。在隔离期间,正是养成这个好习惯的最佳时机,应立即行动起来。有道是种下行动,收获习惯,种下习惯,收获性格,种下性格,收获命运。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坚持21天能养成一个好习惯。如果能让孩子在隔离期间养成这个好习惯,将得益一生。

  自律,需要家长放手。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主张,由自己来安排学习生活,孩子都有自尊心,要信任他,支持他,鼓励他,让他自己管理自己,调节自己,规划自己,走出一条适合自己成长、自主发展的道路。

  (作者为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

【编辑:田博群】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