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境外输入风险加剧 专家:“国际范”北京需精细化战“疫”

境外输入风险加剧 专家:“国际范”北京需精细化战“疫”

2020年03月24日 13:50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抗击新冠肺炎)境外输入风险加剧 专家:“国际范”北京需精细化战“疫”

  中新社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 杜燕)境外疫情持续扩散蔓延。中国首都北京,已成为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的主战场。多位专家主张,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北京应做到防控举措人性化、城市管理精准化。

  根据2019年11月份发布的《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发展报告(2019)》,北京不仅举办国际会议数量中国第一,还与72个国家的124个大城市有友好往来关系。在北京设立的国外驻京代表机构超过7000家,有185家跨国公司来京投资。每年,北京外国人常住人口超过20万人,外国留学生17000多人。

  随着境外疫情持续蔓延,不少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以及在北京生活、工作的外籍人士陆续入境进京。境外输入病例成为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的主要风险点和挑战。

  国务院参事刘志仁指出,全球疫情形势变化很快,面对挑战,没有经验可供参考。中国也没有封闭国门。

  刘志仁称,疫情下,中国对外工作仍在继续,尤其是与疫情防控相关的人员、技术与物资等国际交流呈现活跃态势,显示中国在特殊时期与国际社会守望相助。

  然而,北京面临的防控形势严峻。根据中国民航总局的消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作为中国重要的国际航空枢纽,每周有200余班国际客运航班,通航30余个国家。

  为严格严密防范境外疫情输入,3月10日零时起,首都国际机场设置3号航站楼D区为集中接受国际进港航班的处置专区。

  连日来,入境旅客有增无减。从3月23日起,所有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始发客运航班均须从天津、石家庄、太原等12个指定的第一入境点入境。

  “打破常规是必要的举措。”刘志仁说,入境时要严格检疫措施,入境后要严格监管措施。在中国防控疫情稳中向好的形势下,严防输入是一项十分严峻的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生态经济协会会长郝吉明表示,疫情当前,要“严”之有“义”,即讲究人性化举措,加强精准化管理。

  郝吉明表示,北京承载着国际交流功能,调整国际航班第一入境点、划分进港航班处置专区等措施,从源头解决了入境人员集中拥堵的问题,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也避免过度集中入境造成服务质量下降的问题。要进一步细化措施,避免因文化差异对政策产生不同理解,“国际化都市需要有这个能力”。

  社区是城市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基础,是传染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宏山谈到,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在精细化管理方面改善较大,像北京、上海等网格化管理的方式,在此次疫情期间得到广泛、普遍的应用,一方面通过分级管理,筑起了严密的社区防护网,另一方面为居家医学观察居民提供暖心服务,做好生活服务保障。

  “困难的时候,往往是守望相助的时候。”杨宏山表示,北京等城市需要高度警惕防范输入风险,仍需织密精细化防护网,“不能再出现第二次(疫情输入到本地扩散),否则代价太大”。

  北京努力控制疫情、稳定经济发展,并大力推进建设国际交往中心。

  作为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重点功能设施建设的雁栖湖国际会都、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等重点项目已复工复产;北京也积极筹备2022年冬奥会,各项重点工程有序推进。

  与此同时,北京市超过97%的重点外贸企业已复工、北京CBD重点企业全面复工。

  国际生态经济协会专职副会长、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研究员李军洋表示,北京作为首都,承载着国家对外开放和交流的门户职能。疫情影响下,北京要有全面、充分的预案和精准、有力的施策,为全国防疫工作打造“定海神针”,为民众健康保驾护航,也为国际往来提供安全服务,与全球携手共同战“疫”。(完)

【编辑:黄钰涵】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