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特别的外长会,王毅以喻释义答记者

特别的外长会,王毅以喻释义答记者

2020年05月24日 23:32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视频:【两会现场】300秒盘点王毅回应热点精彩答问来源:中国新闻网

  (两会特写)特别的外长会,王毅以喻释义答记者

  中新社北京5月24日电 题:特别的外长会,王毅以喻释义答记者

  作者 黄钰钦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今年的记者会是在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召开的,世界各国正在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5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记者会采用网络视频形式进行。<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杜洋 摄
5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记者会采用网络视频形式进行。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24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一开场,就谈及今次与记者朋友们再次见面的特殊之处。

  当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王毅应邀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特殊之处,还有外界对这场发布会的特别关注。当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不断上升,外界渴望了解在后疫情时代中国将如何与世界相处。

  特别之处,还在于因疫情防控需要,今年外长记者会通过网络视频以“隔空”对答方式进行。为了节省出更多时间让记者更加“解渴”,现场回答环节还特别采取了同声传译方式。

  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王毅通过这场“特别的外长会”回答了23个问题,创下近几年外长会答问的“数量之最”。

  王毅也以特别的开场白开始了这场记者会。他说,借此机会,我愿首先向全力拯救生命的各国医护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不幸逝去的罹难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同时,我也要向在这次疫情中给予中国理解、关心和帮助的各国政府和人民致以衷心的感谢。

  “病毒打不倒人类,人类必将战胜疫情。至暗时刻终将过去,光明已在前方。”他加重语气说。

  目前疫情仍在各国肆虐,中国不是救世主,但我们愿做及时雨;针对中国的这些“滥诉”,没有事实基础、没有法律依据、没有国际先例,是彻头彻尾的“三无产品”……

  在随后的答问环节,面对记者隔空抛来的一系列问题,王毅频频通过巧妙的比喻作答,以通俗易懂地方式对外阐明中方立场,回应外界杂音,以喻释“义”。

  比喻之中蕴含“道义”。面对外界质疑中国向别国提供医疗物资援助是否具有企图,王毅以“救世主”和“及时雨”作比。他指出,目前疫情仍在各国肆虐,中国不是救世主,但我们愿做及时雨,是在朋友危难时同舟共济的真诚伙伴。有埃及媒体关注中国将如何帮助非洲国家抗击疫情,王毅“以数据说话”介绍中方对非帮助始末,并强调“我们还像对待家人一样,照顾非洲在华侨民的安全。”

  比喻之中还蕴含“主义”。当百年变局叠加疫情冲击,全球化是前进还是倒退,国际社会要单边主义还是多边主义,考验着中国外交政策判断。

  “多边主义需要得到更加坚定地维护和弘扬。”王毅给出中国答案。他以大海与湖泊作比指出,经济全球化犹如百川汇成的大海,不可能再退缩为相互隔绝的湖泊。拒绝全球化、重拾保护主义,注定没有前途。

  每年的外长记者会总不乏尖锐问题,对此王毅在回应中也多次以妙喻化解。

  有记者询问如何回应美国等多国就疫情对中国提起诉讼,王毅抬起右手表情严肃地表示,“针对中国的这些‘滥诉’,没有事实基础、没有法律依据、没有国际先例,是彻头彻尾的‘三无产品’!”话音落地,记者席现场随即传出一阵会心笑声。

  当有人将中国外交指为“战狼外交”暗示越来越咄咄逼人,王毅则严正回应,“我们从来不会主动欺凌别人,但同时,中国人是有原则、有骨气的。”

  今年外长会的问题绝大部分都与疫情相关,而在记者会的最后,还有一个围绕疫情的特别提问——作为中国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湖北,当地媒体获得了最后一个提问机会:“随着湖北走出疫情阴影,外交部还将为湖北发展和开放提供哪些帮助?”

  “最后这个问题由我们湖北的同志来提问非常好!”王毅说。他也将本场记者会最后一个比喻用在了湖北和武汉身上。

  “待到条件成熟时,外交部愿意专门再为湖北举办一次特别的全球推介活动,向世界各国展示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湖北和武汉,也让世界人民更加了解湖北,支持武汉。”王毅说。(完)

【编辑:于晓】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