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严查严测 多重防护 强阻冷链“点燃”疫情之火

严查严测 多重防护 强阻冷链“点燃”疫情之火

2020年11月25日 20:51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11月23日,工作人员对天津滨海新区核酸采样进行检测。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佟郁 摄
11月23日,工作人员对天津滨海新区核酸采样进行检测。 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抗击新冠肺炎)严查严测 多重防护  强阻冷链“点燃”疫情之火

  中新社北京11月25日电 题:严查严测 多重防护 强阻冷链“点燃”疫情之火

  中新社记者 高凯 李亚南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6月以来,中国全国发生近40起冷链检测阳性事件,进入11月,更是在多地连续出现了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阳性的情况。对此,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定已成功遏制疫情的中国政府拿出多项有效措施,强力阻挡冷链“点燃”疫情之火。

  在2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多位相关专家与官员就此具体介绍相关举措。

  严查严测

  据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当日介绍,因为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可能成为跨境远距离运输新冠病毒的载体,中国近期加大对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抽检,检测频次、频率以及覆盖范围均有所增加。

  “经过加大监测以及其他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应对处置,从而降低新冠病毒传播的风险。”李宁说。

  据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经营司市场稽查专员陈譻pace当日介绍,近期,天津、山东等9省(市)相继报出进口冷链食品检出核酸阳性情况或涉疫食品流入相关情况。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接到信息通报后,第一时间组织对核酸阳性食品同批次产品开展全面排查,督促相关食品生产经营者立即下架停售、专区封存相关食品,查清涉疫食品来源、去向、库存及相关数量,并严格按照《新冠病毒核酸阳性食品处置指南》规定进行处置,及时向相关省份通报涉疫食品的流向信息。

  此外,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督促指导食品生产经营者改善环境卫生条件,严格落实进货查验、食品安全自查、温度控制、追溯管理、人员管理等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对进口冷链食品实行专用通道进货、专区存放、专区销售,不得与其他食品混放贮存和销售。无消毒证明、核酸检测证明的进口冷链食品不得生产加工和上市销售。严禁采购、使用来源不明的进口冷链食品。

  日常监管方面,陈譻pace称,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快推动第三方冷库备案工作,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的追溯管理。他介绍说,市场监管总局组织研发了“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实时对接各地追溯系统,快速确定产品流通路径和影响范围,提升排查处置效率。

  多重防护

  除了全面进行严查严测,在消毒和防护方面,有关方面也针对进口冷链食品的相关情况设置了层层屏障。

11月21日,核酸检测取样现场忙碌的医务工作者。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张道正 摄
11月21日,核酸检测取样现场忙碌的医务工作者。 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摄

  据中国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毕克新当日介绍,自11月9日到11月24日24时,口岸环节预防性消毒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累计160多万件,重量3万多吨,消毒范围包括被抽中进口冷链食品的外包装、集装箱、空运托盘、陆运厢式货车、散货渔船等。

  在具体的冷链食品消毒方面,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与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张流波介绍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及时发布了技术性文件《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下称《指南》)。该文件要求常温情况下,对于低温冷链食品包装表面的消毒,而对于低温冷库里面的食品表面进行消毒,相关的技术方法尚在加紧研究,希望能够尽快在短期内出结果。

  张流波表示,目前的消毒是针对食品包装表面,主要预防在流通环节可能面临的接触感染的风险;消毒是把病毒灭活,灭活以后核酸可能仍然存在,所以做核酸检测时仍然有可能阳性,因此碰到消毒后的核酸阳性不需过度紧张。

  针对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的防护,李宁在发布会上介绍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指南》要求,对食品冷链从业人员在装卸、生产、加工、运输、销售、餐饮各个环节,如何做好新冠病毒防控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从业人员要加强日常防护,加强健康监测,加强核酸的主动筛查。(完)

【编辑:刘湃】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