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红谷滩区“红石榴”孵化基地“开”出民族团结花

南昌红谷滩区“红石榴”孵化基地“开”出民族团结花

南昌红谷滩区“红石榴”孵化基地“开”出民族团结花
图为结对党员正在指导自己的帮扶小组成员练字。 徐梦文 摄

  中新网南昌3月9日电 (徐梦文)“我们想通过‘红石榴’学习小组,切实解决学校各民族学生的实际困难,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民族团结的温暖。”南昌市红谷滩区第三小学执行校长周响云如是说。

  记者近日走进南昌市红谷滩区第三小学,周响云正在指导自己的帮扶小组成员练字。“起笔要顿笔,然后往右上缓缓行笔……”写到关键处时,她还会用手握着学生拿着笔的手一起写,让学生更好地感知练笔技巧。

  据介绍,红谷滩区委统战部从娃娃抓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托学校建设“红石榴”孵化基地,推动各族青少年互动交融,增进各民族间的交流了解。

  南昌市红谷滩区第三小学正是“红石榴”孵化基地之一。据了解,该校共有32名分别来自11个不同少数民族的学生。周响云告诉记者,为更好地凝心聚力、推动各民族青少年交流交融,该校开设“红石榴”学习小组课程。

图为南昌市红谷滩区第三小学“红石榴”学习小组老师正在授课。 李允玲 摄
图为南昌市红谷滩区第三小学“红石榴”学习小组老师正在授课。 李允玲 摄

  来自回族的马俊涛是南昌市红谷滩区第三小学五年级学生,他用不是太标准的普通话笑着对记者说,“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的汉语拼音越来越熟练,汉字也写得越来越好,和老师同学们相处也更融洽了。”

  “我们除固定每周一次大课外,还有结对党员一对二、一对三的单独帮扶课程。”周响云说,大课课程内容主要是基础拼音、古诗词、儿歌、科普各族民俗文化等。“单独帮扶课程则针对性更强,除了学习外,我们还关注学生的个人生活情况。”

  莫茜雯是一位壮族小朋友,同样也是该校五年级学生。她说,每次都很期待学习小组课程。“我感觉自己越来越开朗了,和同学们的交流也变多,上周末我们还一起骑车出去放风筝。”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进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渠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让民族团结工作在红谷滩区遍地开花,红谷滩区委统战部从去年开始在全区实施民族团结“红石榴”项目。(完)

【编辑:唐炜妮】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