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为什么会以领导名义行骗?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时评:为什么会以领导名义行骗?
2009年01月06日 11:00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新闻背景洛阳市在党报上发通告 防止领导被仿冒(图)

  1月4日《洛阳日报》一版发布了洛阳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的通告,严厉打击以市领导或领导亲属名义进行所谓招商引资、介绍工程、找基层办事,甚至伪造领导批示进行招摇撞骗。这则消息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两点信息:其一,洛阳官方对这种现象的态度十分鲜明。其二,这样的事在洛阳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着,可能还比较严重。防止领导及亲属被仿冒,听起来有些让人啼笑皆非。不过,几天前就有个叫李广起的人冒充已故国家领导人后代,在北京摆摊设点,以投资国际工程、帮人批地为名诈骗近300万元,被判了无期徒刑。

  如果我们平时注意浏览报刊上的新闻,更会发现这样的事情实在不是洛阳的“特产”,而是各地的一个普遍存在。而且,笔者大胆地推测,报刊上披露的,也仅仅是此类问题的冰山一角。冒充领导干部及其亲属以达到个人的目的,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党政机关正常秩序,败坏了党风政风,危害了党和政府形象,自不待言。问题是,那些人为什么要冒用“名义”来行事。有人要说,这真是个多余的问题,为什么,还不是因为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的名义具有相当的“含金量”?打着这个招牌,大抵就可以办成正常渠道办不成的事。这一点,古今不知道多少人都已经屡试不爽。因此,问题的关键更在于,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干部的行为的确起过不良的示范作用。有“资源”的,自然要充分利用“资源”;拉不上大旗,跟领导及其亲属八竿子打不着,却对那张“虎皮”望眼欲穿的,行骗几乎成为必然。

  清朝光绪年间有一个宫中的优伶,因为长得像当朝皇帝而干脆以光绪的名义出来捞一把。他算计好了,彼时光绪被慈禧囚居中南海,各地消息不大灵通,正是个可以利用的好时机。假皇帝最后在武昌露了馅,但他刚到武昌之时,当地不少候补官员以为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不辨真假,忙不迭地或亲往拜跪,或献款供奉……这就说明,“以名义”行骗的骗子,人们辨不清真假是一方面,更多的人喜欢靠钻空子起家是更重要的另一面。因此,不独洛阳,其他地方都有“严厉打击”的必要。但与此同时,另一手也要硬,那就是真正做到规范领导干部的权力,让宵小之徒没有空子可钻,这才是根本。人们买所谓“名义”的账,实际上是直接或间接在买权力的账。这个问题倘若解决不了,眼下马上就会出现一种尴尬状况:面对真的并非名义的领导及其亲属,怎么办?或者,面对的是“名义”的,实际上背后操纵的是货真价实的,怎么办?

  这样来看,洛阳所要“严厉打击”的东西之所以存在且生命力强大,归根到底昭示出在权力规范的道路上我们依然步履蹒跚,所谓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主要还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有朝一日,这种以“名义”进行寻租的现象销声匿迹了、杜绝了,用不着我们自拍胸脯,也实实在在地表明建设法治社会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潮白)

【编辑:吴博
    更多国内新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