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子弹到核电站:核能在中国渐摆脱"刻板印象"——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从原子弹到核电站:核能在中国渐摆脱"刻板印象"
2009年08月27日 13:37 来源:科技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秦山核电站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随着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等一座座核电站的拔地而起和成功并网发电,使得核能渐渐摆脱了在人们心目中“等同于原子弹”的“刻板印象”,而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日渐为人们所认可和接纳——

  1964年10月16日,祖国西部的茫茫戈壁上空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了。美丽的蘑菇云仿佛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掌握了原子弹尖端技术,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这一刻,连同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的瞬间,都深深烙在了共和国和一代人的成长记忆中……

  在之后的岁月里,随着国际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我国和更多的国家一样,逐渐把目光转向了核能的和平利用。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等一座座核电站的拔地而起和成功并网发电,使得核能渐渐摆脱了在人们心目中“等同于原子弹”的“刻板印象”,而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日渐为人们所认可和接纳……

  原子城的光荣与梦想

  “整个城市仿佛是一个很大很大军工厂,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厂房,它对外开放没多久,一切依旧是当年的样子,只是仿佛一夜之间人都走了,只留下了空荡荡的街道、宿舍、厂房……”

  翻开旅游手册的青海篇,一则带着神秘色彩的景点介绍引人注目,它所描述的正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地方——原子城。

  这里,曾经是个处处都能感受到震撼、感动、浪漫和豪情的地方——

  有一则故事广为流传:当年隔绝到这里工作的人对外联络从来不用真实的姓名,而代之以代号。据说有一对夫妇在北京结婚后,都被调去了221厂,但互相都对对方保密,直到有一天,他们在矿区的大街上看到了对方,才发现原来他们工作的地方才相差几十米。

  “最多的时候原子城得有1万多人。房间里摆满了床,连厨房里放着一个上下铺,夫妻两个都在那儿工作的,也没法团聚……那里的海拔高,水最高只能烧到80摄氏度,馒头都蒸不熟……”从81岁的中科院院士王方定老人描述的画面中,当时条件的艰苦可见一斑。

  “与家人隔绝,到那么偏远的地方去,会不会有顾虑?”没有那样的经历,也许很难体会到他们当时的心境。

  “到西北去会害怕?不会啊,那是我们的光荣,我们这代人没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这样的机会就是光荣啊,机会来了,就要上啊!”回忆起当年,王方定的记忆里没有畏惧,只有激动和兴奋,“你想想,你是在做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啊!”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自己动手,从头摸起”

  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的决策主要是基于二战后的国际局势做出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核科技人员只有10来个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前身)成立一年后,也仅聚集了30多人。1955年1月,当中央做出创建核工业的战略决策时,碰到的最大难题就是缺乏人才。

  为解决人才难题,当时国家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继续吸收在国外的中国留学人员回国;二是抽调一批专业相近、水平较高的科技人员,改行加入核科学研究;三是让一批大学生改学核科学与核工程专业,充实核工业研究力量。这些年轻人加上近代物理所的研究人员,构成了我国核工业创建初期的科技队伍。

  原本学习化学的王方定即是其中的一员。作为1953年来到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大学生,王方定被抽调到北大去学习核物理知识、稀有元素化学以及俄语,并做好了去苏联学习原子弹制造知识的准备。

  然而1959年6月20日苏共一封来信,暂缓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相关技术资料。1960年7月16日,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回了全部专家。困境中,周总理却淡然处之:“他不给,我们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8年的时间搞出原子弹。”

  有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在1960年从事核工业的10万人中,2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68%,26—35岁者占25.5%,两项之和超过九成。邓稼先、朱光亚、周光召等后来成为中国核工业栋梁的功臣,加入核工业时也都不过30岁出头。正是这样一群年轻人,在中国核工业几乎完全空白的情况下挑起了大梁。

  当时年仅30多岁的王方定在从事了5年铀资源分析之后,也接手了一项艰巨的新任务——用于引发原子弹链式核反应的中子源材料研究。“没有它,原子弹就点不着火。”

  “那时候实验条件非常差,但我们科研人员的热情都很高,生怕自己耽误了进度,如果人家靶场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你的中子源,那样肯定就会很被动……因此我们的口号就是‘决不让实验被我们这个环节卡住’!”王方定如是回忆当年的豪情。

  “我们当时接触的东西既有放射性,又有化学毒性,放在空气中一不小心就红了,拿出来就像煤球一样……”当时从反应堆里拿出来的东西没办法机械切割,都是用人力切割,一不小心变形了壳子打不开就只有当废物处理了,但有一次王方定竟然不顾危险,直接用手去打开壳子。“那时候思想很简单,也没有时间做什么思想斗争,只想着快点把实验做出来……”

  凭着简单朴实的科研理想,以及“生命都是放在第二位的”爱国热情,王方定和几十万核科技工作者一起,熬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的健康和宝贵的生命,终于迎来了1964年10月16日激动人心的一刻。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