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甲子的中国记忆——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一个甲子的中国记忆
2009年09月28日 04:02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9年9月21日,新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中国封面”跃然纸上,鲜红的五角星加上两个汉字“中国”,异常醒目。封面提示阅读文字写道:“尽管中国走了一条漫长、曲折的道路,但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昂首挺立。”

  美国媒体的聚焦,表明了整个世界对2009年10月1日——这个即将到来的“中国时刻”的关注。

  60年前,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60年后,和平发展的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一个不可忽视的名字。

  如果说60年前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代表着中国人的自豪和希望,那么60年后这个伟大的时刻将代表着中国的自信和自强。

  阅 读 从饥渴到满足

  与新中国一起成长的一代人,都有相似的阅读经历,前几十年没有多少书看。有时几个月找不到一本想看的书,偶尔得到一本便一口气从头看到尾,确实是阅读的饥渴。近30年来,人们越来越感到书多得读不过来。年出书27万种,这是一个多大的数字!

  在饥渴的年代,特别是“文革”中,几乎所有的书都成了革命的对象,不是被禁,就是进了焚书的火堆、进了废品收购站,等很多人回过味儿来想看书时,书已经找不到几本了。一本残破不堪的书是许多人的“盛筵”。

  改革开放忽如一夜春风来,图书馆的所有书都解禁了,新华书店每个星期都有新书,每有新书就有人排队。这是一个学习的年代,勤奋的年代,就像饿过肚子的人更觉饭菜香一样,有过阅读饥渴的人更能体会学习时光的珍贵。

  21世纪的中国,看看大报小报的读者调查,再问问不同年龄的读书人,各有各的爱好,各有各的书读,连阅读方式都各不相同,老派的人还是手不释卷,年轻点儿的成天在网上阅读,再先锋的是有空看手机小说。不过,27万种图书和电脑手机里也有少数泥沙,今天的读者,已越来越懂得了选择的必要。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