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赴亚丁湾护航一周年:走向深蓝的新航迹——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海军赴亚丁湾护航一周年:走向深蓝的新航迹
2009年12月26日 07:28 来源:解放军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8年12月26日,三艘现代化军舰组成的首批护航编队从海南岛亚龙湾军港出发,挺进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拉开了中国海军远洋护航的序幕。截至2009年12月25日上午6时,中国海军已先后派出四批护航舰艇,为149批共1329艘次商船提供护航和掩护,实施解救被海盗追击船舶行动15次,其中解救我国船舶8艘、外国船舶13艘,成为维护亚丁湾水域和平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在中国海军执行护航任务一周年之际,本报特推出专版,与读者一起重温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新航迹。——编者

  2009年1月,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抵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这时,距离中国的远洋力量上一次出现在那片海域,已然过去了600多年。那是明朝的郑和七下西洋,他庞大的船队向沿途国家传播中华的文明、表达和平的愿望。

  600年斗转星移,对于亘古不变的大海来说,不过弹指一瞬。但人们已开始相信,与当年郑和下西洋的不朽传奇一样,中国海军的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行动也将被历史铭记。

  挺进远海大洋

  通过“深蓝考验”

  临危受命,中国海军舰艇驶向万里之外的陌生海域。那里,水深平均约4000米,呈现迷人的深蓝色。

  根据活动海域海水的颜色,国际上通常把海军分为黄水海军、绿水海军和蓝水海军。涉足海域的海水颜色越深,代表一个国家海军的实力越强。挺进远海大洋,做“深蓝”海军,是中国海军多年来为之奋斗的努力方向,也是当前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时代课题。

  远道而来的中国海军,能否通过这场“深蓝考验”?

  风平浪静的亚丁湾给中国海军官兵留下了宁静美好的第一印象,但中国海军没有被表面假象所迷惑。从出发那一刻起,他们就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应对着护航行动的每一步。

  2009年1月6日,编队刚抵达任务海区,就开始执行首批护航任务。“河北翱翔”号、“晋河”号等4艘商船一路纵队依次排开,在“武汉”舰和“海口”舰一前一后的护卫下,划开了远洋护航的第一道航迹。第二天中午,编队遭遇了护航以来的第一次险情:2艘疑似海盗母船各拖带一艘小艇,从编队右舷3链处通过。编队迅速鸣笛示警,可疑船只见无机可乘,只能逐渐远离护航编队。

  第一次与可疑船只打交道,有惊无险。但官兵们深知,这仅仅是一个开始。1月14日晚,刚刚完成第二次护航任务的“武汉”舰果断出击,两次成功逼退企图以夜幕为掩护劫持商船的可疑船只。这是中国海军编队第一次紧急应召解救遇险商船,干净而利落。

  1月29日上午,正在护航的“武汉”舰接到希腊商船“ELENIG”号的紧急呼救。指挥员果断下令直升机升空。17分钟后,我直升机飞临商船上空,机长孙自武果断摁下发射按钮,3枚信号弹随即出膛,7艘小艇纷纷逃离。兵不血刃!我编队首次成功解救遇险外籍商船。

  在危机四伏的护航过程中,在争分夺秒的解救行动中,在与狡猾的海盗及其神出鬼没、幽灵般的可疑小艇进行斗智斗勇较量的同时,护航官兵逐渐摸索出海盗活动的特点规律,修改完善了单纵队、单横队、双纵队等护航队形以及伴随护航、分组护航、接力护航、应召伴航、巡逻护航和随船护卫等护航方式,为被护船只建起牢不可破的安全屏障,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亚丁湾护航,是我国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首次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首次在远海保护重要运输线安全。”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说。

  一年来,中国海军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提高远洋行动能力,开创了海军历史上的多个“第一”:

  第一次组织舰艇、舰载机和特种部队多兵种跨洋执行任务,有效维护了国家战略利益,充分展现了我海军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决心和能力;

  第一次全程不靠港远海长时间执行任务,刷新了人民海军舰艇编队连续航行时间和航行里程、舰载直升机飞行架次和飞行时间的纪录,实际检验了海军部队军事斗争准备成果,全面摔打锻炼了任务部队的军政素质;

  第一次持续高强度在远离岸基的陌生海域组织后勤、装备保障,积累了远海综合保障经验……

  这一个个“第一”,集中体现了人民海军60年发展成果,向世界展示了人民海军现代化建设风采。这一个个“第一”,又恰如摆在中国海军面前的一道道“深蓝考题”,引领着中国海军挺进深蓝的铿锵步履。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