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国是论坛|百万亿级投资风口打开,这是一个史诗级的新赛道!

国是论坛|百万亿级投资风口打开,这是一个史诗级的新赛道!

2022年04月26日 09:06 来源:国是直通车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文/庞无忌

  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必然要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这一论断已经过时。

  多位专家25日中新社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上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有望在未来30年拉动百万亿级的投资,真正为长期以来有效需求不足的世界经济注入活力。

  “能源中国”由中国新闻社与能源基金会共同发起主办,迄今已举办了七期。与会专家指出,碳中和相关的投资将在今后30至40年为经济增长提供可观的投资推动力,这将有力促进经济增长、能源安全、环境质量和气候稳定等不同政策目标之间的协同。

  增长和减碳并不对立

  当今世界地缘政治局势震荡,非传统安全风险加速集聚,国际形势更加错综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陡升。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4.8%。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杨伟民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25日出席论坛并作主旨发言时表示,中国的经济目前仍然处于疫情冲击期,但疫情没有改变经济基本面,当前应出台见效快的措施稳增长。比如:更加精准科学地防控疫情、积极扩大消费、着力稳定房地产市场、提高治理效能等。

  对于能源消费总量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杨伟民坦言,要在多重政策目标中实现平衡,既不能过但是也不能不干,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但是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他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并不是要把高耗能产业都砍掉。我们要做的是要把高碳的能源变成低碳的能源,所以未来高耗能未必就一定是高排碳的。他认为,要鼓励高耗能的企业、项目自己建设或者是合作开发新能源。

中国新闻社社长 陈陆军 国是直通车 汪俐辰 摄

  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在论坛上代表主办方发言。他指出,稳增长并不意味着重回“老路”,而是动能切换过程中的稳增长,是高质量发展框架下的稳增长。其中,绿色投资潜力巨大。陈陆军说,绿色投资能形成新的绿色供给能力,带动供需两端的绿色复苏。绿色投资会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 邹骥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指出,过去有人提出“能源不可能三角”,即能源廉价、能源安全和能源清洁的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但这个观点正在走向过时。不能把应对气候变化、减污降碳和发展对立起来。

  他指出,中国正在迎来一场深刻的以能源科技革命为标志的产业革命,它决定了我们要以新的发展理念去处理好经济增长、能源安全、环境质量和气候稳定等不同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这些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协同的。把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连接起来,格外重要。

  30年,140万亿投资!

  绿色投资有多大潜力?

  邹骥指出,从经济学的眼光看,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有效需求不足的一种危机。这种有效需求的不足持续困扰全球。但双碳目标为中国开拓了新的巨大的增长潜力,带来新的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它是走向一个可持续繁荣的方向。

  邹骥透露,绿色低碳领域的投资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可观的投资推动力。过去几年,在风光能源领域,我国平均每年的投资约在五六千亿元以上。能源基金会的一项分析表明,在“十四五”期间,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和绿色改造等绿色投资领域总投资可达近45万亿元,平均每年约8.9万亿元,占2021年全社会总投资的16%左右。

  此外,另外一个分析也表明,到2050年面向碳中和的直接投资可以达到至少140万亿元,如果考虑到关联的投资,实际投资潜力远大于这个规模。邹骥认为,碳中和相关的投资将在今后的30-40年为经济增长提供可观的投资推动力。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董事总经理 王汉锋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董事总经理王汉锋也指出,从现在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的绿色投资可能需要139万亿元,对应到每年约占GDP总量的2%。

  分行业来看,王汉锋指出,为了达到“碳中和”目标,电力行业的绿色投资需求最大,总需求达到67.4万亿元;其次为交通运输和建筑行业,总需求分别为37.4万亿元和22.3万亿元。

  绿色投资,投什么?

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亿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在城乡建设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指出,要关注三大投资领域:

  一是新型城镇建筑配电系统和智能有序电动车充电桩的建设。他建议,加快建设智能有序充电桩系统,充分挖掘利用电动车电池资源,同时尽快实现农机具电气化。

  二是新型农村能源系统的建设,要使农村由能源消费者变为零碳能源的重要产地。他建议,充分开发利用农村各类闲置屋顶资源,发展光伏发电。

  三是使流程工业低品位余热供给系统成为建筑供暖和非流程工业生产用热源。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史德年 国是直通车 汪俐辰 摄

  在制造业领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史德年指出,中国制造业面临三个核心趋势:即数字化和智能化、双碳目标和绿色化、内循环建设和供应链重构。在双碳目标绿色化趋势下,可聚焦低碳新能源利用设备产业链、储能和节能减排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中国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殷红 国是直通车 汪俐辰 摄

  中国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殷红表示,碳中和百万亿级的投资需求中,80%至90%需求集中在能源、建筑、交通、核工业四大行业。从能源领域投资需求看,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个是电力清洁化带来的投资需求;二是终端电气化带来的投资需求;三是非电降排带来的投资需求。以上三方面多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低碳转型都值得金融机构密切关注,并且创新金融产品积极进行支持。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常务副秘书长 刘小诗 国是直通车 汪俐辰 摄

  另一大投资重点是新能源汽车。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小诗表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拉动经济效益已经显现。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销量达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有望超过30%,2030年超过50%(保有量8000万至1亿辆)。截至2021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累计消费约1.6万亿元人民币,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产值约4.8万亿元。

  “压舱石”煤炭怎么办?

红杉中国投资合伙人、红杉碳中和研究院院长 李俊峰 国是直通车 汪俐辰 摄

  红杉中国投资合伙人、红杉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李俊峰表示,中国能源转型需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

  他认为,要坚定不移地推动煤炭尽早达峰。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煤炭消费超过42亿吨,此后下降到2016年的38亿吨,2020年煤炭消费量仍然不到40亿吨,希望我国在2013年已经实现煤炭消费达峰,“十四五”期间控制煤炭消费增量,确保“十五五”期间实现煤炭的消费量的实质性下降。

  此外,他也表示,要合理控制煤电发展节奏。“十四五”开始实现煤电增容减量的发展转变,煤电的发展要以支持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新一代电力系统为前提。

  对于占煤耗55%以上的电煤,邹骥则建议,根据中国煤电装机机组的平均年龄只有大约13年的特点,可以制定机组年龄到30年左右的淘汰目标。这也意味着中国煤电行业现有大部分机组在未来17到20年将保持平稳运行,端稳能源“饭碗”,但发电小时数需要有序下降。

  邹骥说,随着非化石能源发电的技术不断成熟可靠、成本下降,在本世纪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将最大限度地替代煤电。未来20年里中国电力系统将迎接非化石能源占比稳步上升、煤电占比相应下降的有序结构转换过程,这个过程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但每个5年又需要有显著的进展和变化。

【编辑:程春雨】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