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是访问丨中企进军中东,正当时
文/刘文文 庞无忌
提到中东,许多人仍留有动荡、混乱或落后的印象。但眼下,中东正成为世界经济的一大亮点。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让世界重新认识了卡塔尔以及它所在的中东地区。近日沙伊复交的消息让人们再度将目光聚焦中东。越来越多中国投资者也将视线投向中东。
“中东正成为中国投资者的‘优选项’。”长江商学院市场营销学副教授李洋近日在接受国是直通车专访时作出如是判断。
当前中东地缘政治环境以及营商环境如何?中东从“向东看”到“向东行”意味着什么?如何看待中国企业出海中东的发展前景?刚从中东调研回国的李洋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中东经济潜力显现
李洋表示,受多重因素影响,近年来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不少市场表现低迷:美国通胀高烧不退、乌克兰危机重创欧洲经济、全球经济拉响衰退警报……“可以说
-
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如何走一条特殊的数字化之路?
文/夏宾
2022年的中国经济“成绩单”显示,初步核算,当年服务业增加值638698亿元,比上年增长2.3%。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2.8%。
占据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服务业同样也是就业的主渠道。数据显示,2013至2021年,服务业就业人员累计增加8375万人,年均增长3.0%,平均每年增加就业人员931万人。而服务消费的占比也越来越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平台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勇坚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专访时称,在数字化的浪潮下,加快推动服务业数字化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字化推动服务业需求扩大,提高服务供给效率,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同时也是数字普惠的重要体现,并且能提升服务业企业门店的价值,解决线上线下的冲突与矛盾。
但服务业的数字化之路并非一片坦途。如何更好地推动服务业数字化?中国
-
国是访问|在操作系统上,我们做到不依赖别人了吗?
文/刘育英
数字经济、国产化、新基建……2022年,国产操作系统跨越起步阶段,市场占有率接近5%。
在未来几年里,国产操作系统有哪些发展机遇?如何做大生态系统?如何解决核心技术依赖问题?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近日采访了中国电子麒麟软件高级副总经理、技术负责人韩乃平。
以下为采访实录摘编:
国产操作系统发展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国是直通车:经过几十年大浪淘沙,不断更新迭代,国产操作系统现在发展如何?
韩乃平:中国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肇始于1989年,当时只有中国软件的研发团队艰难基于UNIX路线开发自己的COSIX操作系统。
到了1999年,跟随全球技术趋势快速转型到了Linux。2000年前后,有几家公司都推出了基于Linux的中文操作系统,引起很大轰动,但只有中国软件的产品留存至今,后来改名为麒麟操作系统。
几十年间
-
国是访问丨多数省份经济增长预期超5.5%,全国目标怎么定?
文/夏宾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经济预期目标向来是外界的关注重点。
中国政府今年的经济“施政图”会是什么样?宏观政策该如何发力?
近期,汇丰环球研究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晶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专访时称,根据最近31个省市的工作报告来看,全国增长目标大概率也会设定在5%以上。中国政策制定者可能会在未来几个季度重点关注经济增长,这将有助于推动复苏进程。
访谈内容摘编如下:
有条件实现不低于5%的增速
国是直通车: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您认为中国政府会如何设定今年经济预期目标?如何展望今年的中国经济表现?
刘晶:首先,随着中国逐渐走出疫情的影响,以稳经济为重心的政策组合持续发力,预期经济活动会持续复苏,从而在2022年GDP增速较低的基数效应下,有条件实现不低于5%的增速。
其次,根据最近31个省区
-
国是访问丨中国信通院:ChatGPT爆火,我们会掉队吗?如何防止AI作恶?
文/刘育英
作为第一个消费级人工智能(AI),聊天机器人ChatGPT风靡全球。那么,相对于之前的AI,ChatGPT有哪些突破,AI的突破性进步对人类意味着什么?我们是否需要担心它作恶?在这一轮AI竞赛中,中国会掉队吗?
对上述问题,记者近日专访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他认为,与以往类似聊天机器人相比,ChatGPT的智能化程度的确有大幅提升,其文本交互能力接近于人类水平,具体又表现在具备强交互、强理解和强生成三大能力上。
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内容)技术将促使AI产业迎来拐点,进一步带动生产力变革。ChatGPT背后的大模型技术及应用范式,将极大冲击现有人工智能产业研发路线,发展方式或将迎来新拐点。但从目前使用情况来看,ChatGPT类的人工智能应用也带来诸多风险挑战。
以下为采访实录
-
国是访问丨能源转型会“开倒车”吗?
文/庞无忌
2022年,受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全球能源危机愈演愈烈。曾大力倡导放弃煤炭、走向脱碳化发展的欧洲国家在这个冬天也不得不重启煤电。英国、法国、丹麦、德国、芬兰、奥地利等国家陆续宣布延长或重新开放此前已关停、退役的燃煤电厂。
全球能源转型会“开倒车”吗?全球走向脱碳目标,最终能带来多大机遇?
毕马威中国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沈莹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专访时表示,虽然去年冬天不少欧洲国家恢复煤电产能,可能暂时会增加碳排放,但是从长期来看,绿色低碳转型是各国对未来全球发展所达成的共识和不可逆转的趋势,不会因为一次“黑天鹅”事件就发生改变。
不过,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全球脱碳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各国积极应对外部环境新挑战,协同推进能源低碳转型与能源安全供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