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欧洲时报:世界看“中国动力” 中国追寻创新红利

2016年06月30日 16: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6月2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天津同出席2016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企业家代表进行对话,并回答了企业家提出的问题。 中新社记者 刘震 摄  


视频:李克强出席2016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并发表特别致辞  来源:央视综合

  中新网6月30日电 法国《欧洲时报》日前发表文章《世界看“中国动力” 中国追寻“创新红利”》称,6月28日,以“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为主题的2016年夏季达沃斯论坛闭幕。中国政府在论坛致辞中释出的信号与承诺,也往往不会让这些老朋友们失望,关于全球经济的“中国动力”的阐述,总是能带给世界绝处逢生的惊喜。

  文章摘编如下:

  6月28日,以“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为主题的2016年夏季达沃斯论坛闭幕。三天时间里,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商精英们齐聚天津,共同探讨“反思创新、重塑增长、重设体系”等议题,为当前疲软的世界经济寻找新动力。

  自2007年开始,一年一度的夏季达沃斯,就成了外界感知中国经济温度、分析中国政策风向的一个窗口。中国政府在论坛致辞中释出的信号与承诺,也往往不会让这些老朋友们失望,关于全球经济的“中国动力”的阐述,总是能带给世界绝处逢生的惊喜。

  今次,尽管英国脱欧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剧烈震荡,给世界经济增添新的不确定因素,尽管国际清算银行在最新年度报告中发出紧急警告,当前“创纪录的债务水平、低增长和回旋空间收窄相叠加,可能将世界引向一场新危机”,但至少在达沃斯,来自东方的定心丸为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减淡了晦暗的基调。

  中国的新经济,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孕育、发展,已经逐步壮大,优化了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蓄积了引爆一批新兴产业的新动能。具体地说,一是锦上添花,通过体制创新、技术创新推进“互联网+”,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产业,促进不同领域的融合;二是雪中送炭,运用先进理念和模式变革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如“中国智造”,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

  如果联系李克强在达沃斯年会前对天津的考察调研,就更好理解这个“创新红利”了。一家普通规模的国企,通过体制创新,技术入股,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成为“活得很滋润”的胜利者;一家由3个大学毕业生创立的小微企业,借力科技创新和转化应用,为4.8万家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帮助1.7万家企业与政府部门对接,成为科技小巨人;民族品牌“飞鸽”自行车,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生产出符合现代人健身、时尚需求的“超级智能自行车”。

  当人们还在争论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一命题的真与伪时,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清洁能源技术、无人控制技术等为特色的全新技术革命,已经在中国大地上萌芽:中国自主研发出运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领跑世界超算行业;中国3D打印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时有突破,为产业化做铺垫;在西方机构评选出的全球50家最智能科技公司里,百度和华为两家中国公司高居前十;苹果公司注资中国打车软件滴滴,共同发力智能出行……

  智能化的背后,是生产力的大解放,是效率的大提升,是成本的大削减,也是文明飞跃的基础。当中国与欧洲国家共同站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起跑线上,也意味着中欧之间更明显的合作机遇和更紧密的战略对接。中欧创新合作生态圈、通过物理和数字网络连接欧亚大陆等项目协议,都预示着中欧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潜力。

  有时候,方向比努力重要。这是中国人生活中常说的一句话。在过去中国经济要速度还是要质量、中国经济靠能耗还是靠创新、中国经济要惯性还是要平衡这些重大的抉择时刻,中国政府顶住内外部压力,坚定地站在了代表着未来趋势的一边,从对“旧模式”的迷恋中挣脱出来,瞄准改革和创新,才为中国尽快搭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红利创造了条件、留足了时间。

  当然,第四次工业革命要发展成为一种浪潮,红利大幅释放,仍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也为“反思创新”留出了观察期。比如,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所面临的监管短板,资本一拥而上导致的新兴行业投资重复,智能化设备在数据泄露、信息安全、隐私侵犯方面的隐忧,科技鸿沟可能导致的贫富差距拉大……这些伴随着创新红利而来的负效应,也等待中国与世界各国联手去“拆弹”。

【编辑:丁文蕾】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