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专家:楼市火爆不会超10年 20年是王健林的想象(2)

2013年12月10日 10:13 来源:央视网 参与互动(0)

  聂梅生:明年房价基本和GDP走势一致 涨幅将会回调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明年的房价,我预测会和今年四季度这样一个走势形成一个惯性。也就是,全国的平均房价会在8%的增幅以下,到今年年底大概是8%左右的一个涨幅,或者继续再向下,和GDP增幅差不多。那么明年,随着经济继续回调,因为在三中全会讲到,GDP会逐渐往下回调,甚至到7%都还是可以接受的,或者说是7.5%,这样一个数字,房价应该跟它基本差不多,大概这么一个情况。那就是比今年的涨幅还会继续回调。回调幅度比较大的应该是,一线城市今年涨得多的。因为今年一线城市,好多都超过20%。15%以上的同比涨幅的话,那么明年。由于他今年涨得多,所以明年回调的幅度会大一些。

  张鸿:明年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必然会有一个涨幅的回调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觉得一、二线的回调应该是必然的,因为刚刚的政治局工作会议提到了房地产调控。楼市调控又来了,加上年底的时候,还这么多城市觉得过意不去,到年底了,涨得那么狠,也开始调控了。所以持续一段时间可能是有的,而且明年,绝不会有一、二线城市像20%、30%这样的一个涨幅。因为经济改革要开始了,新政要开始了,所以在这个新政的过程当中,我们相信它不会那么有利于、有助于推高房价,推高土地价格等等。

  包括我们看到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到底怎么走?如果是我们内升的一个城镇化,比如老百姓真的有钱,农民真的有钱,那这有助于未来房价的稳定。但如果是另外一种城镇化,比如我们急切的要靠明年,很多政府说我们要把地再弄起来,然后城镇化就是把地圈起来,让老百姓都集中住进来,这其实是旧房地产的城镇化,如果以这个为出发点,那它恰恰会害了房地产,会迅速的起来,然后迅速的下来。

  马光远:现在是一个转折点 未来整个房价的走势会比较平和理性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觉得成本是一个考虑,但绝对不是主要考虑。今年按照在建的47亿多平住宅,包括完工的,按照今年的新增的开工量来讲,整个房地产的供应是加大的。比如北京我们为什么要认为它会平稳,不会像今年这么爆涨,这个2万套,再加5万套的自住型房,这个房子要占到整个增量的50%,它的价格又比周边低30%,你说它能下来吗?它整个增幅肯定能下来。再加上经过这么一个大仗以后,大家对未来整个上涨的预期,你现在即使非常看好房地产,即使是一直非常唱多的人,现在对整个房地产表态已经开始模棱两可了。因为这种上涨让大家很可怕,这是一个转折点。

  现在如果说,真的是居住性需求,那未来你的房价越高,事实上对很多买第一套房子的人来讲,这个房价已经远远跟他的收入距离拉大了。所以就是有购买能力的人越来越少,这也是未来抑制房价,抑制爆涨的一个客观因素。我觉得未来整个房价的因素里,如果从预期讲,最大的还是供求。未来如果仍继续流入,房子仍然不够,成本再高,房子也会涨。但是整个结构分化以后,未来整个房价走势会比较平和,比较理性。

  张鸿:今年底的房价受到影响 主要就是因为钱紧了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其实我们现在都不知道,接下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房地产调控会提多少?在三中全会里边没有提调控,前几天政治局工作会议里面提到楼市调控这几个字,然后市场引发了很多的猜测。接下来,经济工作会到底明年会怎么提,我们其实不太知道。我觉得其实都是靠市场的手段,更多的是市场手段。金融、银行,比如今年底为什么我们说房价受到影响,很多投资性,包括自住型的需求现在已经受影响了,就是因为钱紧了。

  马光远:明年整个货币政策一旦收紧 对房地产就是釜底抽薪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主要还是大家看到了风险,就是房地产占全社会融资额的比重超过60%,这非常吓人。所以今年无论是开发商的融资,还是你要买房子的按揭成本都很高。如果我们明年一直是温和通胀的情况下,那么整个货币政策应该会收紧,一旦收紧,对房地产来讲是釜底抽薪。未来整个调控,我一直主张不要全国一盘棋,未来既然出现了分化,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不一样,那我们应该用不同的药。房价上涨的动能已经耗竭的差不多了,再冲击过去的行政性调控的举措,事实上对整个房地产不利。所以有些三、四线城市可以不要调控,认真搞制度性建设。一、二线城市一边搞调控,一边搞制度性建设。我们未来希望的还是长效机制,长效机制对整个房地产的健康才是必要的。

【编辑:张慧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