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北京普通住宅新标准执行首日 购房人纳税未现激增(2)

2014年10月09日 09:49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追访

  新政已改变楼市各方预期

  从昨日起,北京开始实施新的普通住房价格认定标准。北青报记者走访了部分地产中介和开发商,普遍对这一政策持欢迎态度,认为此举将大幅激活改善型需求。而对于购房者而言,这将直接降低住房消费成本。

  在多家地产中介门店,北青报记者明显感觉到咨询业务量大幅提升,而且议价的幅度有所减小。“新的普通住宅标准,加上央行救市的表态,这种综合效应明显提升了卖房人的底气,直观反映就是议价空间减少。”在新政实施之前,一般房产议价幅度在5%至8%之间,但是现在大多回归到了3%左右。有些业主甚至觉得自己的价格挂低了,频频打听周边房产的挂牌情况,随时准备上调价格。

  对于很多开发商,普通住宅新政和央行放水如同给他们打了鸡血,用开发商的话说,完全超过了他们的预期。北青报记者从几家大型开发商售楼处了解到,售楼处来电来访量大幅提升,成交也有所回暖。虽然网上有传闻开发商要上调价格,但这些普遍都是谣传。

  “现阶段去库存回笼资金是首选,优惠幅度会减小。”开发商项目经理张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们判断北京等一线城市房价无忧,未来房价会向上。由于新房的税赋要在收房后才交,所以目前来看真正刺激楼市的是央行的放水政策。

  文/本报记者 范辉

  相关

  国庆7天北京住宅网签594套

  国庆7天,北京网签数据新建住宅为538套,二手房住宅签约56套,合计签约594套,虽然相比2013年同期明显下调,但优于2012年同期,整体看楼市企稳的迹象非常明显。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网签数据大部分滞后实际市场成交起码两个星期以上,所以目前的签约数据实际反映的是9月上半月市场成交情况。

  根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9月北京市二手住宅共成交9109套,环比上升8.4%,同比下降29.1%,9月成交量年内首次突破9000套。2014年三季度,北京市二手住宅共成交25573套,与二季度相比上升21.7%,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5.6%。市场成交情况出现一定好转。从一些中介机构的调查数据来看,部分需求已经害怕再次踏空开始看房入市,预计在央行细则落地后,成交量有望明显复苏。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张旭认为,从三季度各区域成交占比情况来看,外城四区成交占比上升明显,尤其是朝阳区和丰台区,进入三季度以后成交量大幅增加。这主要是由于二季度全市房价出现明显下降,使得一些购房者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能够选择的区域范围更大。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各地的松绑调控政策对北京的购房者心理影响越来越大。目前全国已经仅剩5个城市限购,全国政策面的转宽松,对购房者心理出现支撑。对于目前市场购房者来说,虽然恐慌性观望依然为主流,但入市的积极性在提高。

  文/本报记者 范辉

  预测

  明年6月北京楼市或出现逆转

  北京二手房市场价格降幅在今年上半年超过之前市场预料,目前市场在售的二手房房源均价相比年初最高点,跌幅已超过15%,部分房源甚至超过20%。从7月开始,成交量已逐渐筑底,房价下调的幅度在逐渐放缓。大部分区域已经出现止跌现象。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整体楼市企稳迹象逐渐明显,特别是在央行松绑限贷后,北京市场下半年表现将好于上半年,四季度的表现也将肯定好于三季度。但因为处于恢复期,房企依然以平价走量为主,四季度的主要表现将是量涨价稳。

  “对于地产行业,10月份是一个窗口期,但并不会出现逆转的局面。真正的逆转可能会在明年6月份出现,格局也从供过于求向供需偏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开发商在今年二季度后拿地少了很多,这会直接导致明年下半年房屋供应较少。”项目经理告诉北青报记者,“对开发商而言,未来的时间段也不容易。虽然政府拉住了房价下跌的势头,但是土地成本居高不下,开发商的中长期利润率会下降。”

  对北京而言,未来是否还有超预期的政策落地,这也是开发商和中介议论较多的话题。从目前来看,北京不具备全面放开限购的条件,但在税费方面依然存在空间,比如说此前为了遏制房价实施的20%所得税。

  而在此之前,个人所得税一般都按照成交价的1%缴纳。业内人士建议,如果要激活楼市,重新回归到1%的征税方式是一种选择,既不违反限购政策,又能够增加楼市活力。但从去年到今年已经征收的税费如何处理,这本身就是一个难题。

  文/本报记者 范辉

【编辑:孙建永】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