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学者:东南亚华人在与中国交往中可扮演更积极角色

2012年11月05日 10: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1月5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在中国崛起、东南亚的未来与中国的关系愈加密切之际,东南亚华人在本国与中国的交往中将能够扮演更积极角色。”著名的海外华人课题学者、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主席王赓武教授日前在华裔馆馆长廖建裕博士主编的《东南亚华裔人物传记辞典》新书推介仪式上,提出上述看法。

  他在谈到这部两册共1000多页厚、由177位东南亚学者撰述605个东南亚华裔传记的大辞典出版意义时指出,过去华人在东南亚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没有得到充分书写,要不就是受到忽略,要不被呈现时往往形象负面。东南亚的历史从一开始也不是出自华人的手笔,书写东南亚华人历史的英文作品也都是非华人――最早的一部是英国学者帕塞尔(Victor Purcell)1951年的《东南亚华人》。但是现在,在一个不同的时代里,“大部分东南亚华人华裔能够使用英文英语,或者英文英语以外的语言,而有不同的沟通途径是重要的。”

  他说:“这部辞典的出版,标志着讲述东南亚的故事时,华人的角色不能够再被轻易略去,或者被负面的笔触书写。”

  王教授指出,辞典中描述了人物如何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不时调整自己,对自己进行再创造,并在照顾自己的同时也照顾社群。它也反映了中华文化如何在东南亚留下印记,在面对多种不同文化与挑战时如何转变,通过其他形式重现,并且使自己的一套文化价值观得以加入到东南亚的文化中去,并使华人的文化价值观与的东南亚文化显现更多共性。

  他希望,东南亚华人的未来几代人能够通过辞典,了解先人走过的道路,并且受到启发。

  王教授上周在国家图书馆新书推介仪式上对受邀出席的学者、文化界人士发表近20分钟的演讲。他指出,东南亚和中国及东亚的经济正在进一步融合,接触越来越频密,但除了经济之外,其他方面如社会、文化的融合也应该跟上,使到亚洲更能包容东南亚与中国。

  他解释说,从历史的角度而言,由于东南亚的历史由殖民地政府主导和记录,不论是印度教、佛教,或伊斯兰教或欧洲影响等,往往都是传自西方。而中国的王朝对此并不在意,都是任由民间商人自行建立起网络,把自己的文化带到这个地区,因此东南亚历史论述中华人文化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或者公平的反映。

  不过,王教授也强调,提出这个看法无关沙文主义,值得关注的更多是东南亚华人的角色、文化价值观会否被遗忘与忽略。

  因此,他高度肯定这部辞典的价值。

  《东南亚华人华裔生平辞典》除了按照姓氏编排之外,也把人物进行11个领域的归类,这包括社团领袖、商人、政治人物、专业人士、演艺人物、引领大众传播媒体的人物、作家、体坛健将、教育工作者、宗教领袖和其他。新加坡部分共有161个人物被收录,印度尼西亚107,马来西亚则有105。其中,新加坡的人物包括演员范文芳、帆船手陈智龙、游泳健将杨玮玲、已故讲古人李大傻等。

【编辑:王海波】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