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后继无人 新加坡华人潮式灯笼彩绘手艺面临失传

2012年11月05日 11: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后继无人新加坡华人潮式灯笼彩绘手艺面临失传
    “杨瑞发”纸料商老板杨汉潮所制造的潮式灯笼,一般都悬挂在家族、会馆或庙宇的大门前。(林国明/摄)

  中新网11月5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潮式传统灯笼的制作过程不算复杂,但将细藤编成灯笼骨架的手艺,早在30多年前本地就失传,至于能为灯笼彩绘的师傅,很可能仅剩70多年老字号“杨瑞发”纸料商的老板杨汉潮了。

  来自潮州汕头的杨汉潮(72岁),1940年随父亲来新加坡。父亲白手起家,二战结束,在牛车水纽马吉路设店卖灯笼和纸扎工艺品。

  杨汉潮从小就喜欢美术,曾在南洋美专(南艺前身)学绘画,后来家里经济拮据,16岁辍学,回到纸扎店帮忙父亲打理生意。他很快就从父亲和纸扎师傅那里学会各种制作灯笼和纸扎的手艺,但他最感兴趣的始终是灯笼彩绘。

  杨汉潮学灯笼彩绘的过程相当艰辛。他的父亲只懂得在灯笼写字,负责彩绘的中国师傅因深怕教会别人会打破自己的饭碗,始终不肯把彩绘手艺传授给他。凭着对彩绘的满腔热忱,他趁师傅睡着时偷偷研究师傅们的工艺品,揣摩灯笼彩绘技巧。19岁继承父业时,他已掌握彩绘手艺。

  如今,他的手艺名扬新马、印度尼西亚和泰国。据他说,许多相关手艺后来失传,潮式灯笼的制作手艺如今在潮州找不到了。

  新加坡本地灯笼研究者黄沛发说:“杨师傅的灯笼彩绘是传统的潮州风格,画工细腻并有画家独特的风格,辨识度高。他的彩绘也融入了一些南洋风味,颜色较鲜艳。”

  作品乏人问津

  遗憾手艺无人继承

  杨汉潮有两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却对灯笼制作不感兴趣。现在市场对灯笼和纸扎的需求越来越低,生意每况愈下,他只能有一天过一天。

  他说:“现在人们会选择采用从中国进口的红灯笼,毕竟我制造的灯笼比较贵,又要等上好几个月才能取货。但我做的灯笼如果没被日晒雨淋,能用上整10年。卖过最贵的灯笼有上千元,但一般我都以友谊价卖给老顾客,也不敢把自己的工钱算进去,简直是半送半卖。”

  作品乏人问津,手艺无人继承,都给他留下些许遗憾。他说:“如果年轻人有兴趣跟我学,我很乐意教。”

  多年来,潮式灯笼一般是悬挂在家族、会馆或庙宇的大门前。以扁宋字体写上家族信息如姓氏和堂号,衬以色彩鲜艳的龙凤、老虎、八仙或花朵的图案。彩绘和题字花最长时间,杨汉潮若要抽空完成一对图案较复杂、直径两英尺的大型灯笼,通常得花上大约四个月到半年的时间。

  新加坡文物局和三名南洋女中的学生,日前走访“杨瑞发”纸料店,为这个快走入历史的夕阳行业进行采访和记录。研究和记录结果将制成一部纪录短片。(司徒晓昕)

【编辑:王海波】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