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固有思维拖累旅英华人 惹祸上身因缺乏法律意识

2013年07月26日 14: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固有思维拖累旅英华人惹祸上身因缺乏法律意识
警察在伦敦街头巡逻。(资料图)

  中新网7月26日电 据法国《欧洲时报》英国版报道,对所在国法律体系的不了解,使得在英华人除了容易成为受害者外,也常常不经意间触犯法律,惹祸上身。伦敦警察厅的不完全数据显示,在警察局登记的犯罪记录中,外国人占50%以上比例,其中不乏华人的身影。

  固有思维习惯给华人制造麻烦

  张先生夫妇几年前移民英国,14岁的女儿张思(化名)就读于一所私立中学。那几天他像往常一样按时送女儿上下学,却不在他每次走后孩子都与同伴逃课离开了学校。学校在张思逃课一周后联系家长,但是张先生由于工作繁忙错过电话,由于刚搬家学校寄出的信件也没有收到。最终学校只能报警处理,警方介入调查,张先生夫妇作为监护人,因为没有保证未成年人正常受教育可能面临指控。表面上看,这只是家长抚养孩子过程中的疏忽,而在英国则可能接受法律的制裁。

  在英国,像张先生一样由于缺乏了解而不经意触犯法律的事情并不少见,并且涉及到经济、交通、家庭方方面面。英国华人资料咨询中心的主席杨庆权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很多时候华人不知道自己的传统做法其实是犯法的,“来中心咨询的华人,常有把孩子独自留在家里,自己外出的情况。”另外,由于不懂法,华人很多时候会在签署合同时给自己惹来纠纷。他提醒华人要格外注意,在生活中常与社区交流,了解当地的文化和法律。

  法律意识淡薄成留学生致命伤

  作为在海外华人的一部分,留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时常遇到法律相关的困难。近年来,留学生触犯法律的事情更是频繁发生。

  今年4月,巴斯大学留学生携带仿真枪向导师行贿而被法庭判刑12月的新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案辩护律师之一Cassy Kang,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不少中国留学生和年轻华人因中英文化背景差异,想当然地将中国的一些做法和“不良习惯”带到英国,结果由于思维模式不同,导致对方不理解或者不接受,造成误会,甚至触犯英国法律,虽然当事人的本意和初衷可能并非如此,但最终会受到法律制裁。

  Cassy也特别提醒刚到英国的华人和学生:“初到英国会签很多合同,包括银行、手机、交通卡等,很多人都不会认真阅读,其实背后的小字会涉及很多的法律条款,不小心就会惹上麻烦。”

  另外,交通方面的法律问题,也是Cassy认为留学生容易触犯的问题之一。“我碰到的案子,几乎有三分之一的都是留学生在驾驶时出的问题。英国会对给人身安全带来危险的情况特别重视,中国留学生常因触犯交通安全而被控告。“

  她还建议如果学校有普法教育,中国学生应该多参与。”我之前有给一些大学做普法教育,但课堂很少见到中国同学的身影,大部分都是印度学生,他们会更重视所在国法律问题。”

  “其实,法律影响到你在英国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时候华人会反映警察效率很低,其实如果懂得法律和自己的权益,警方立案更快,也会解决更快。“Cassy说。

  学校普法教育缺失 留学生应主动要求

  记者随机调查了几所学校,发现在伦敦的大学,例如Queen Mary,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以及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等,都对留学生缺乏相关的治安知识普及教育。据各校学生回忆,学校在新生入学期间都没有接收到针对伦敦治安系统的知识讲座。

  在个别学生宿舍的问询处可以找到治安相关的小册子,不过因为宿舍及学校方面都没有明确强调,所以很少有学生取阅。

  相反,其它城市,比如Lancaster University 和Bristol University, 学校都在新生入学的时候组织全体新生的治安及安全知识普及活动。

  正在Bristol University就读商务及管理专业的留学生钟子君表示,除了安全教育,学校还派发了报警器。学校图书馆门口也经常有警车巡逻,并会有警察询问来往学生是否需要报警器。

  “那些警察很好,提醒我们亚洲女生要注意安全,因为我们都很瘦小,比较容易被欺负。”钟子君表示,Bristol这个城市本身比较安全,加上这样细致的警方保护可以让她们更加放心地生活学习。

  有关专家建议,学校要多给新来的留学生上普法教育课,如果学校没有设置,学生应该反馈建议和向学校要求,这也是争取自己的权益、更好地保障自己安全的方法。(侯清源 王雅婷)

【编辑:南若然】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