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拼爹”已落伍? 澳大利亚华人家庭流行“拼妈”(2)

2014年03月25日 11: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黄女士:积极参与社区学校活动

  黄女士是在儿子读三年级时从中国移民来澳。与一些华人妈妈不同的是,她并没有让儿子参加太多兴趣班,但是与儿子一同参加了许多学校或者社区组织的各类活动。

  在儿子来澳入学前,黄女士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对悉尼各个区的学校包括公校、私校和教会学校做了大量的研究。除了到学校了解硬件设备和师资情况,她还会在放学时候蹲点,看看学生家长们的素质和面貌,并和久居悉尼的朋友了解澳洲的教育制度等。

  最后定下学校,儿子顺利入读。黄女士表示,因为孩子的爸爸仍在国内工作,有时会到悉尼住一段时间,所以儿子的教育责任基本全落在黄女士身上。“真是又当爹又当妈。”黄女士说。

  黄女士非常注重和儿子一同参与社区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学校的情况,黄女士也十分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大小小事务,包括做志愿者,食堂员工的志愿者,班级阅读的志愿者等等。

  黄女士认为父母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所以她希望通过自己积极融入学校和社区的行为给儿子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我们是移民,除了抓紧孩子的学业,还希望他对学校和社区拥有参与感和归宿感。作为移民,两头不着岸的感觉太痛苦了,我不希望孩子和我一样。”黄女士也坦诚这种积极也有她的私心:“一些朋友告诉我,要多参与学校的活动和老师进行沟通,这样孩子不容易受到忽视或者欺负。”

  其实像黄女士这种情况的妈妈们不在少数,因为爸爸们在中国工作,或者虽然在悉尼但是忙于工作,许多教育孩子的工作就落在了妈妈的身上。对于这个现象,史双元教授教授表示,对于孩子的教育,母亲如果过度参与,虽然是增加了亲情,但是这样也会让孩子缺乏独立和自主性,男孩子容易女性化,他认为这可能也是现在有很多中性化学生和青年的原因。同时,如果全部拜托母亲照看孩子,在少年反叛时期是很不合理的,母亲主要是凭泪水来说服,而反叛时期的孩子是不相信眼泪的。父亲的教育介入不可缺失。

  “虎妈”比“澳妈”每周多关爱孩子3小时

  不少华人移民来澳,其中一个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下一代的教育和成长。无论是投资移民、技术移民或者是家庭团聚等等,当华人移民来到澳洲之后,就开始为下一代能够拥有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打拼。有统计表明,孩子在妈妈的带领下做作业、参加辅导班等活动的比例比爸爸高得多,这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分工的侧重。在不少华人家庭中,妈妈成为了教育子女的主导力量。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许多移民妈妈们尤其是来自亚洲的妈妈们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但是日前一份全球性的研究报告显示,移民妈妈们并非只会训导孩子,她们拥抱孩子的时间也比澳洲本地家长多。她们用于关心孩子的时间比澳洲出生的妈妈多3小时。来自非英语国家的移民妈妈们每周要多花近1个小时的时间照料孩子的饮食、洗浴和医疗保健。在看电视、看DVD及打游戏上,移民孩子比澳洲本地孩子每周少花1小时。

  调查结果指出,虽然移民妈妈们会花更多时间给孩子们读书,并对他们进行有组织的培养,但她们也更有可能为孩子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与本地家长相比,移民妈妈在年幼子女身上投入的 时间更多。据分析,来自非英语国家的母亲由于英文水平有限或对澳洲文化知识了解不多,她们可能想通过投入更多时间照顾孩子来弥补。

  史双元教授谈到,重视教育是亚洲的传统文化,许多妈妈们通过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等去教育孩子,也希望通过这种牺牲让孩子达到她所预想的目标,让其感到荣耀。一位华人妈妈坦承,移民来澳,她将生活重心从以前在国内的工作重心转向了家庭,也正因为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身上,无论是其学术成绩还是性格培养,所以如果孩子有的地方做不好,她会感到非常地沮丧,包括对孩子和对自己的失望。她会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自己那么努力,付出那么多,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拼爹”变“拼妈”? 虽是进步但应适度

  谈到现在出现的各种“拼妈”,史双元教授教授认为,相对于拼爹,拼妈是非常大的一种进步,也是一种合理的转变。拼爹拼的是父亲的权力和财富,是一种不良和不公的社会现象。不可能每个人都有一个有权有势的父亲,但是在澳洲无法拼爹,因为权力和财富都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受到约束。但是每个人都有母亲,只要愿意,人人都可以拼妈。对于这样为孩子的教育全心全力的妈妈们要鼓励和感谢,因为不管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她们尽了自己的力量去教育孩子,给予他们良好的成长环境去发展。

  但是史双元教授也谈到,过度“拼妈”没有必要,因为最终还是需要孩子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发展,最终还是必须得“自拼”,让自己拥有更自主、更独立、更优秀的性格,也才更能让孩子获得和把握真正的幸福。

  史双元教授更进一步认为不要拼爹,也不要拼妈,鼓励孩子自拼,孩子最终才是学习的主体。 过度地“拼”易让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失去快乐,容易造成腼腆、害羞和恐惧的心理。如果学习过度,则没有时间进行自我开拓、自我发现和设计,而这些,最终都是孩子成长步入社会所需要的能力。

  史双元教授表示,许多的华人孩子参加许多兴趣班。但是父母也应该了解一点,兴趣班一般组织学习的大多是流行文化,但是流行都是有时间性的,现在就定型了的兴趣,不一定就有利于孩子成长以后的发挥。同时,家长选定了的兴趣,社会推荐的兴趣,也不一定是自己的孩子所需要的。鼓励孩子适度参加兴趣班,而且是基于孩子本人的兴趣而不是家长的兴趣。而且是否是哈自己真正的兴趣,也要给时间给他们去尝试。尤其是女孩子,乖巧,容易把父母的指定当做自己的兴趣。这都是父母应该注意到的。 而不管是拼什么,为人父母者都应该知道孩子快乐学习是最重要的,应该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编辑:南若然】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