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何亚非:对外传播要用故事和细节打动世界

2014年07月15日 23: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贵阳7月15日电 (记者 张一凡 张伟)日前,国务院侨办副主任何亚非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调研。何亚非指出,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重在从细微处让世界认识、认同中国,推动实现民族地区对外传播的突破与创新。

  当前,各国普遍把加强对外传播作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重视加强公共媒体建设、强化网络宣传,积极传递价值理念、塑造国家形象、扩大文化影响。

  何亚非表示,中国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关键是让中国和中国文化更具吸引力,增进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了解,从而接受中国的发展壮大。

  何亚非提出,对外传播力建设不仅仅是一个新闻事件的传递,更要寻求传播观念的突破和改进。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综合的文化价值的传输,不仅是办好报纸、电台、网络等传统媒体,还要做好文化及文化产品的包装和输出。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传播平台、传播能力及传播手段将决定谁能掌握国际话语权。提高国际传播能力需结合时代特点加强平台建设,加快新技术、新媒体的建设,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加强传播能力。

  何亚非强调,在加强平台建设的同时,提高传播能力“内容为王”、“人才第一”,建设重点应该放在内容建设上和队伍建设上;同时要充分发挥系统的优势,有针对性的构建对外话语语境,讲好“中国故事”。

  何亚非说,中国不只有北京、上海,更有贵州等广袤的中西部地区,掩藏在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文化、和谐的民族关系,是贵州独特的故事,也是“中国故事”的生动组成部分。

  为此,何亚非率侨办和中新社有关负责人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调研,就民族地区提高国际传播能力问题与当地相关部门进行研讨,调研组一行先后到在凯里市、黄平县、镇远县及雷山县调研。

  山一程水一程,进入暑伏的贵州满目绿意、生机勃勃。

  对于此次贵州之行,何亚非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镇远县。这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有着“滇楚锁钥”之称,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儿童时期曾到过镇远,上世纪50年代在万隆会议上与周恩来总理会面时还谈及镇远。镇远因发达的水路,自古便成为东南亚国家与中国交流、通商的枢纽之一,有“南方丝绸之路”要津之美称。

  “青龙洞前的那座桥就是中国开放的缩影。”历经数小时的长途驱车,何亚非一行来到镇远,就被舞阳河上一座历经岁月洗礼的古驿道石桥吸引。这座桥是从水路连接陆路、前往云南、湖南的必经之路,早在明代就有东南亚的客商穿梭往来于此,桥上充满泰国、缅甸风情的雕塑便佐证了那段辉煌的历史。

  “不仅贵州有很多这样的故事,许多内陆省份都有值得深度发掘的事例。让世界都喜欢中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我们可以让世界喜欢我们的一段故事、一处风景或者一个大事件,集腋成裘。外宣工作要充分利用地方优势,将外宣阵地前移,深入到基层,把这些感动人心的故事、深厚的文化积淀寻找和发掘出来,转化成海内外都爱听的故事。要重视中西部地区民族文化整理和传播。”何亚非这样总结。

  何亚非说: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并不仅仅指硬件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要讲述让世界接纳的细节或故事。

  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建设,掌握传播话语权更要“润物无声”。何亚非强调,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海外侨胞与中国的联系更加密切,开展交流合作、共享发展机遇的积极性高涨,推动中外经济、科技、文化交流的意愿更加强烈,这对我们的外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何亚非表示,国务院侨办将继续实施精品文化战略,做强做精“文化中国”品牌,注重从细微处入手,在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的空间和深度上下功夫,用细节来打动世界。(完)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