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华媒探访法国吕曼盖姆华工墓 见证一战华工历史

2015年10月08日 13: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华媒探访法国吕曼盖姆华工墓见证一战华工历史
吕曼盖姆中国人墓,葬着75名一战华工。(法国《欧洲时报》)

  中新网10月8日电 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法国北部加来海峡省的西北角有一个非常古老的村落,名叫吕曼盖姆(Ruminghem),那里有一座第一次世界大战留下的华工墓。笔者与一位有兴致同往的朋友驱车三小时,按约先去村委会拜访了村长Haute-Coeur先生。

  吕曼盖姆村从1917到1919年见证了在此为协约国提供战役的华工。华工营设在村里名叫“外茨桥”(le Pont du Wetz)的地方,距村中心约2公里。吕曼盖姆原是沼泽地带,25公里之外便到了英吉利海峡,加来运河、上科尔姆运河和名字奇特的拉阿河(l’Aa)交汇于此村。

  数百名华工在外茨桥一带修建了总长1100米的码头,大批军火与战时物资由英国运至加来海港,再经水路至此泊于码头。吕曼盖姆华工营负责水路至陆地的货物转运。岁月沧桑,外茨桥与当年的漫长码头早已荡然无踪。

  1916年夏仓库群遭德军炸毁六分之一,1万2千吨军火爆燃殆尽,之后英军在泽内盖姆(Zéneghem)重建军火供应基地,并设了一个华工营。华工装卸转运铁路线的货物,还到森林里砍伐木材以供应前线搭建壕沟掩体等用。

  英募华工抵达法国后,一般都按照营建制调遣,华工营盘围以铁丝网或栅栏,派有门卫岗哨站岗。华工分班居住,自开伙食,不准随便出入。平时由工头分头带领,每营都由英国军官统辖。

  1918年德军再度轰炸英军军火库基地,大火燃烧了36个小时,除炸死一批法国人和英国人外,也有一些华工遇难。吕曼盖姆华工墓安葬的75名华工,其中39名来自泽内盖姆华工营,余者36名染上一种流行病,从敦刻尔克附近的圣保尔(Saint-Pol sur Mer)转送到吕曼盖姆村治疗,最终不治身亡。

  我们找到坐落在绿色田野里的吕曼盖姆华工墓,墓地围以大半人高的围墙成一长方形,门口两侧各有一棵高耸的大树,显得格外静穆整齐。

  眼见在此僻远的法兰西一隅,地下躺着75名来自东半球的炎黄同胞,我不由得在墓地徜徉细察。其中11块墓碑上仅有死者身份编号、没有中文姓名亦无省县籍贯,其余倒全有繁体字姓名等基本资料,内有10名华工来自直隶即河北,1名来自河南,余下53名全系山东籍。

  笔者留心统计了一下,有名有姓的这53名山东人竟来自益都、临淄、长山、历城、潍县、安邱、临朐、寿光、齐河、文登、淄川等32个县,足见当年英国在鲁地招募,山东各县乡人报名覆盖面之广。从墓碑所刻死亡年份上看,均死于1917、1918和1919三年内;死于1917年9月1日同一天的华工就有七人。

  大战结束后,华工很快接到了新任务。他们被派出去拆除铁丝网,填平壕沟,掩埋战场上的死马匹和士兵遗体,搜寻地雷,捡找散于野外的枪支弹药,清理废墟农庄建筑物等等。华工们为该地区的战后重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张汉钧)

【编辑:南若然】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