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2016年,她的这些话句句都落在侨胞们的心坎上!

2016年12月23日 11:16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中国侨网12月23日电 题:2016年,她的这些话,句句都落在侨胞们的心坎上!

  没有大话套话,却掷地有声,温暖侨心。

  “创新是时代变革、国家富强的迫切需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1月16日,中国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在南京宣布启动“万侨创新行动”。她呼吁华侨华人发扬勇于拼搏、敢为人先、不断创新的精神,紧跟时代的步伐,实现人生的价值。

  “贫困的事,国家惦记着,你一个人扛不过来,我们大家一起帮你扛。”

1月27日,裘援平来到甘肃省积石山县杜小梅的家中慰问调研。

  自1998年起,国务院侨办定点帮扶积石山县。村民马录退说:这些年路通了、水通了,“赚到了钱,房子也都盖新的了”。

  “海外侨胞的平安幸福,是侨务工作者最大的心愿。”

  2月4日,裘援平在北京发表农历丙申猴年新春贺词。她说,侨胞们在参与中国发展建设、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国和平统一、推动中外友好合作中,与祖(籍)国休戚与共、风雨同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未来五年是中华民族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五年,必须汇聚起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磅礴力量,侨界不能也不会缺席。”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裘援平表示,“十三五”时期,国侨办将进一步加强与海内外侨界的广泛联系,寻求共识的最大公约数,扩大团结的同心圆,最大限度地为复兴大业凝聚侨心侨力。

  “健康发展的华社像一棵参天大树,以血浓于水的民族认同为根基,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土壤,以功能完备的各类侨团为枝干,以教化育人的华文学校为脉络,以表达侨声的华文媒体为叶片。”

  6月2日,第八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在北京召开。裘援平以“参天大树”比喻华社,认为和谐侨社建设是汇聚侨胞力量的牢固纽带,谋求侨胞福祉的可靠途径,实现侨胞梦想的坚实根基。

  “‘侨梦苑’就是侨胞圆梦的地方。”

  6月18日,裘援平在会见“海外专家咨询委员鄂渝行”考察团时表示,国务院侨办希望用“侨梦苑”这样一个充满温情、富有感召力的地方,实现海外侨胞创新创业的梦想。

  “数千万海外侨胞中蕴涵着丰富的创新资源,是助推中国科技强国的宝贵财富。”

  6月23日,第十六届“华创会”在武汉开幕。裘援平在致辞中希冀广大海内外侨胞积极参与“万侨创新行动”,抓住并用好中国新一轮创新发展机遇,同圆共享中华民族复兴梦想。

  “中央向贫困宣战的总攻号角已经吹响,侨务扶贫工作作为党和政府扶贫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事关凝聚侨心、事关侨界和谐稳定、事关中国国际形象。”

  7月2日,全国侨务扶贫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裘援平要求各级侨务系统确保实现2020年贫困归侨侨眷全面脱贫的工作目标。

  “面对少数外部势力企图挑战中国核心利益,广大华侨华人义正词严积极发声,充分体现了海外侨胞不畏强权,维护国际法和国际公理,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正义之举、浓烈情怀,向世界展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立场。”

  7月,南海仲裁庭作出所谓“裁决”,超过两千个海外华侨华人社团通过多种形式力挺中国南海主权。裘援平说,国务院侨办对海外华侨华人仗义执言、捍卫公理,坚定支持中国政府的立场和主张表示崇高敬意并铭记在心。

  “唯有‘感动’二字能表达我的心情,这种感动,既来自李克强总理对海外华文教育的高度重视,也源于海外华文教师的默默坚守与付出。”

  9月9日上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老挝万象寮都公学,考察华文教育情况,并慰问外派中国教师,裘援平陪同参加。裘援平表示,国侨办将继续整合各方面资源,推进海外华文教育的‘标准化、正规化、专业化’建设”。

  “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这是全世界华夏儿女共同参与的事业。”

  11月7日,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在北京召开。裘援平在致辞中表示,在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过程中,要支持和鼓励海外中华文化传播者的事业发展。她期冀大家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为成就中山先生未竟的‘振兴中华’理想继续奋斗,这是对中山先生最好的缅怀。”

  今年以来,华侨华人以各种形式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裘援平表示,孙中山先生的人格魅力和革命精神感召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传承、发扬孙中山先生遗志是对其最好的缅怀。

  (来源:中国侨网官方微信,作者:夏七,ID:qiaowangzhongguo)

【编辑:王诗尧】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