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华媒人山西寻根直呼“了不起”

2019年10月17日 20: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从“小米加步枪”到“小米加电商” 华媒人山西寻根直呼“了不起”

  中新社长治10月17日电 题:从“小米加步枪”到“小米加电商” 华媒人山西寻根直呼“了不起”

  中新社记者 李新锁

  “身在海外,但鲁迅艺术学院的精神仍在我们这些后辈身上延续。”17日,美国华网社长胡大江踏着父亲胡一川的抗战足迹,在山西武乡“寻根”。

10月17日,山西省武乡县八路军纪念馆,美国华网社长胡大江寻找到父亲胡一川的抗日著作。1938年冬,延安鲁艺木刻研究班以胡一川、罗工柳等为基础成立了鲁艺木刻工作团。其后,胡一川来到八路军总部所在的山西长治地区,辗转武乡、左权等地,用文艺之笔坚持抗战。他的版画作品《饥民》《到前线去》等流传久远。“身在海外,但鲁迅艺术学院的精神仍在我们这些后辈身上延续。”胡大江说。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韦亮 摄
10月17日,山西省武乡县八路军纪念馆,美国华网社长胡大江寻找到父亲胡一川的抗日著作。1938年冬,延安鲁艺木刻研究班以胡一川、罗工柳等为基础成立了鲁艺木刻工作团。其后,胡一川来到八路军总部所在的山西长治地区,辗转武乡、左权等地,用文艺之笔坚持抗战。他的版画作品《饥民》《到前线去》等流传久远。“身在海外,但鲁迅艺术学院的精神仍在我们这些后辈身上延续。”胡大江说。 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1938年冬,延安鲁艺木刻研究班以胡一川、罗工柳等为基础成立了鲁艺木刻工作团。其后,胡一川来到八路军总部所在的山西长治地区,辗转武乡、左权等地,用文艺之笔坚持抗战。他的版画作品《饥民》《到前线去》等流传久远。

  17日,胡大江和2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高层来到武乡八路军纪念馆。

  深秋时节,霜林红艳,天空湛蓝。纪念馆前,一身戎装的八路军将领组雕神情坚毅,英气逼人。朱德、彭德怀、叶剑英……从这里走过,历史变得立体、鲜活。

10月17日,山西省武乡县八路军纪念馆,美国华网社长胡大江寻找到父亲胡一川的抗日著作。1938年冬,延安鲁艺木刻研究班以胡一川、罗工柳等为基础成立了鲁艺木刻工作团。其后,胡一川来到八路军总部所在的山西长治地区,辗转武乡、左权等地,用文艺之笔坚持抗战。他的版画作品《饥民》《到前线去》等流传久远。“身在海外,但鲁迅艺术学院的精神仍在我们这些后辈身上延续。”胡大江说。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韦亮 摄
10月17日,山西省武乡县八路军纪念馆,美国华网社长胡大江寻找到父亲胡一川的抗日著作。1938年冬,延安鲁艺木刻研究班以胡一川、罗工柳等为基础成立了鲁艺木刻工作团。其后,胡一川来到八路军总部所在的山西长治地区,辗转武乡、左权等地,用文艺之笔坚持抗战。他的版画作品《饥民》《到前线去》等流传久远。“身在海外,但鲁迅艺术学院的精神仍在我们这些后辈身上延续。”胡大江说。 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组雕前方,武乡县城掩映在一片绿树青草间,浊漳河水缓缓流淌。时间过去了70多年,这片红色土地已从一片贫穷蜕变成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

  来到父亲生活、战斗过的地方,胡大江把武乡之行形容为回乡寻根。

  纪念馆内,站在父亲胡一川在抗战时期创作的版画——《卢沟桥的抗战枪声》前,胡大江久久凝视。

  “抗战时期,父亲从上海奔赴延安,后来又来到抗战圣地武乡,并在此长期生活、战斗。”胡大江说,父亲在世时,时常向晚辈提及在武乡的岁月。因为身体原因,他未能完成重返“故乡”的心愿。

  胡大江说,父亲曾创作版画《军民合作》。画面是一位老农民牵着毛驴,驮着弹药支援前线。当年,这幅作品曾被作为礼物赠送给前苏联、美国等盟军朋友。

  纪念馆内的醒目位置,八路军军帽和“小米加步枪”的雕塑带人进入历史时空。小米,这种昔日支撑抗战的果腹粮食,已成为当地民众摆脱贫困的依托。

  借助电子商务,武乡县上司乡岭头村村民郭晋平把小米卖到中国各地,且收获颇丰。“打开手机直播卖米。微店下单,快递发货”,如今,这样的场景已成为众多武乡民众谋生渠道。

  胡大江说,从当年的“小米加步枪”到现在的“小米加电商”,这种改变非常了不起。

  近年来,胡大江时常回国探访。“每次回国都会发现变化很大,很多老区依靠红色旅游、产业开发摆脱贫困。”胡大江说,虽然身在海外,但父辈身上的民族精神仍在传承。(完)

【编辑:刘湃】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