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带来的收获和乐趣——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钓鱼带来的收获和乐趣
2009年08月04日 17:02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7月10日的周末是安省家庭免证钓鱼的周末,就是没有钓鱼照也可以钓鱼。一看到这个消息,我们一家大小都跃跃欲试,尤其是其中的渔人村(Unionville)的Toogood Pond就在我家附近,多方便,权当带孩子玩儿呗。

  说起钓鱼,我们还是10多年前刚来多伦多的时候钓过几次。那是在北面的湖边,有一回钓了一条10多磅的大鲤鱼,看到当时拍的照片,两个孩子俩眼瞪得滴溜圆的大叫哇哇。可自打有了她们,就一直没再去过。

  周六吃过早饭,两个孩子就迫不及待的和爸爸到车库去准备东西,我以前用的钓鱼竿毫无疑问地就得移交给两个孩子用了,小闺女说了,就让我负责拍照好了,他们钓鱼。呵呵!她还挺会分配!

  钓鱼竿,折叠椅逐一放进了车里,当然还有放钓鱼必备品的钓鱼包。“这个包挺好看的,以前没看见过。”可不是,10多年了,一直在车库束之高阁。大女儿新奇的看着爸爸这个历史悠久的背包,其实这是她爸爸20多年前在英国读书时打球用的背包,按说,早该进垃圾箱了。

  “这个小盒子也好看哦!Margarine,我还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盒子呐!”小闺女发现背包里一个小盒子,也很新奇。这个牌子的Margarine,从什么时候换了包装盒我不记得了。不过,她这么一说,我倒是觉得应该把这个Margarine盒子保存起来,若干年后,兴许能值大钱呢!要么怎么有这么多收藏家呢!

  9点左右,准备就绪,结果开始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了,一直到10点半,总算把雨给盼停了,带上吃的喝的还有几把雨伞就出发了。反正离家很近,再下雨的话就回来。

  到了Toogood Pond,发现来钓鱼的人不多,估计和刚才下了大雨有关。首先找好位置安营扎寨,一位身穿制服的高大男子走过我们这里,看样子是工作人员,他告诉我们那个平台上搭起蓝棚子,那是本次活动的有关部门从10点到1点提供蚯蚓,还可以借用钓鱼竿,我们家那爷仨忙着准备鱼竿,我就去帮他们拿蚯蚓。

  其实很多人就站在这个平台上钓鱼,估计他们也是抱着“带着孩子出来玩儿”这么个想法,钓不钓到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全家人在一起,在大自然中,享受夏天带来的美好时光。向工作人员要了三条蚯蚓,不多给,说是时间长了就死了。我特意请人家多包几层纸,胆战心惊的捏着回去给了他们。

  看着他们爷仨一切准备就绪,我就按照小闺女的安排去拍照去了。别说我不专心钓鱼啊,咱们现在的这个钓鱼就是为了玩儿,钓鱼是玩儿,拍照也是玩儿。

  随着天气逐渐转晴,钓鱼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湖里的鸭子,大雁不停的嬉戏打闹,乌龟有的在水里游泳,有的趴在石头上晒太阳,海鸥也时而飞翔,时而落在水里,时而站在护栏上。大雁的叫声,鸭子的叫声,海鸥的叫声,人们的说笑声,构成一支特殊的交响曲,在Toogood Pond奏响。

  我看到一个带红帽子的小男孩,围着个蓝色塑料桶兴奋的跑来跑去,我想他一定是钓到鱼了,于是便好奇的走上前。那小男孩见到我,大声对我说:I caught a fish,a Catfish!(我钓到一条鱼,一条鲶鱼!)我问他是怎样钓上来的,他神气十足的告诉我:我就是感觉鱼竿在颤抖,就钓上来了!他的妈妈说:这是他第一次来钓鱼,真是一次很好的开始,一次很好的经验。真心的祝贺这个小男孩!

  我走了一圈,拍了一圈。感觉渴了饿了,便回去看看我家那爷仨。俩闺女看见我,远远就喊上了:“爸爸钓上来一条大鱼!”小闺女还说:“我也钓到了,但是没拿到它,跑了!”姐姐说:“她把鱼竿提起来,鱼就掉下去了!”

  呵呵!鱼儿离不开水呀,那鱼一离开水面,就得挣扎,很容易脱钩。如果是小一点儿的鱼可能还行,大的鱼就不行了。后来看到爸爸是怎么弄的了,得让鱼保持在水里,慢慢摇线。不过,总算有收获,恭喜恭喜!我也来不及喝水和吃饭,先给鱼拍照,这也是一条鲶鱼,个头儿比刚才那个小男孩钓的大很多!

  坐在折椅上,喝点儿水,嚼着从家里带来的馒头夹酱牛肉和小黄瓜。抬头望见已经完全晴朗的天空上,一朵朵白云在集资开会,低头发现一只大乌龟正在草地上爬行,我们不敢去打搅它,此时此刻,我们就融在了这个美丽的大自然中。

  等我们把带的吃的都吃了,水也都喝了,蚯蚓也用完了,准备回家。看到别人把钓到的鱼都放回水里,我们也要这么做。小闺女因为把鱼又放回去,还哭了!姐姐倒是比她大几岁,很痛快就同意了。小闺女后来也明白了,那鱼是属于大自然的,它应该生活在那里。我们吃鱼要到超市去买,家里养的鱼去宠物店买。

  孩子们第一次去钓鱼,我们也是第一次带孩子去钓鱼,一起感受了钓鱼带给我们全家的收获和乐趣。 (摘自加拿大《星星生活》/作者:玮仁)

编辑:陆春艳】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