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滚动新闻

(新春见闻)广西恭城瑶乡:三十碗扣肉过大年

2011年02月01日 17: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月1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的朱水珍正有条不紊地把已经做好的扣肉用保鲜膜盖好。今年春节,除了熏腊肉、做糍粑外,朱水珍还准备了30碗扣肉过年。“现在生活好了,过年就该红红火火的。”朱水珍说。 中新网发 周利朔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桂林2月1日电 题:广西恭城瑶乡:三十碗扣肉过大年

  作者 周利朔 赵琳露

  “我今年准备了30碗扣肉过大年。”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的朱水珍边说边有条不紊地把已经做好的扣肉用保鲜膜盖好。

  1日,春节临近,记者来到“中国魅力乡村”红岩。这里翠竹林立,绿柳成荫,小桥流水,果海无垠。小青瓦、吊脚楼、白粉墙,60多栋带有瑶乡特色的别墅在绿树掩映中显得格外醒目,房前屋后都是茂盛的果木,村后青山碧翠、景色怡人。

  朱水珍的家里已是年味十足,除了满满一桌的扣肉外,还有挂满架的腊肉、两大盆的糍粑;屋外,两个大油桶内正熏制着腊肉。

  “现在生活好了,过年就该红红火火的。”朱水珍告诉记者,自从2003年红岩村建成“富裕生态家园”后,全村人就在家门口做起了旅游生意。去年,她们家光是旅游就有4万多元人民币的收入。

  红红火火过新年的不光朱水珍一个。红岩村的俸降林说,今年共熏制了1000多斤的腊肉过年。她的丈夫朱建伦刚刚荣获广西劳动模范,在一旁告诉记者,去年他销售了150万斤月柿到东盟,赚了五六万元。自从村里开发农业观光旅游后,俸降林在家办起了家庭旅馆,“农家乐”已成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朱建伦说:“过去我们兄弟四人和父母挤在泥瓦房里,前几年我用卖柿子和开旅馆的积蓄盖了楼房,现在住的宽敞明亮多了。”

  红岩村是瑶、壮、汉族民众混居的村庄。朱建伦说,过去的红岩村是当地典型的贫困村,当时有句顺口溜:“一队二队顶呱呱,三队四队烧泥巴,五队六队刨柿花,七队八队靠国家”,红岩村就是那时的七队八队。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红岩村人上山垦荒种月柿,发展“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现在红岩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万元,一些家庭年收入超过了20万元,成为“中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获得“中国十大魅力乡村”荣誉。

  恭城水库移民新村小石排的李合明今年喜事连连,乔迁新居,结婚,新娘还是城里人。他说,除了杀猪、熏腊肉、做扣肉外,还特地到县城买了两个特大的全红鞭炮。“吃好、喝好别人看不到,大年三十的迎新炮则一定要响,越响表示家里越兴旺,来年才会越红火。”

  与李合明一样,远离县城40公里、地处海拔600多米的大山腹地黄竹岗村瑶族村民李权林也是兰洞水库的移民者之一。1967年,为修建兰洞水库,李权林家与其他农户一起由原桥头村搬迁到了黄竹岗定居。提起这几年的变化,出生于1982年的李权林表示,“那时候,我们家是村里最穷的。不仅过年需要借米,而且村里杀了猪,我们家连猪肉都买不起也只能买猪肺来吃。”由于当时家境困难,李权林小学四年级就开始打松子油卖钱交学费,他也由此成了全村打松子油年龄最小的人。

  如今,因为确立了“水果立树,柿子主管”的生态农业模式,短短10多年间,黄竹岗村家家住楼房,户户有小车,已经从一个落后的移民村一跃成为模范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成为恭城山区的首富村。李权林告诉记者,他家种了约50亩月柿,每年有七八万元纯收入。今年春节他将带全家人到桂林旅游,让家人看看美丽的桂林风光,感受一下城里人过年的氛围。

  “恭城是多民族和睦团结的典范,发展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已有30年历史,农民人均水果种植面积、水果产量、水果收入均位列广西第一,是中国椪柑之乡、中国月柿之乡,荣获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长林武民对记者说。 (完)

参与互动(0)
【编辑:唐伟杰】
    ----- 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