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反映精神需求 宗教信仰在旅英华人生活中不可或缺(2)

2013年07月05日 09: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与人为善 多种活动促进社区凝聚

  新移民初到异乡,有时候生活落差比较大,心境难以平衡。教会正好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寄托,缓解他们的压力,加上有经验的牧师、法师等热心人士向这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使他们感到这是一个温暖的地方,并主动参与教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各个团体也通过活动在实际行动中帮助华人社区的弱势群体,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了社区间的凝聚力。

  英国慈济佛教慈善团体的李宏耀医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在英国一共有500位会众。慈济也是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关爱会众,很多人来也是想多交些朋友。慈济比较在意培养慈悲心,去行佛(去做善事)。他们每周六在伦敦当地的华人活动中心有同修活动,还会定期组织向流浪者发放热食。李宏耀医师表示,了解佛法后,会有一颗感恩的心,变得不再斤斤计较,个人比较心也不再那么重。“比如我之前对父母可能关爱不够,也不善与他们沟通,但现在懂得感恩后,尽量做到与父母每周打一通电话,行孝不能等。我也会鼓励会众去关爱他人。”

  莲腾法师也表示,有些人生活不如意,来寺庙做义工帮忙,之后因为帮助别人变得很快乐,觉得自己活得很充实。曼城佛光山义工俞才安先生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几年前,有一位中国女留学生从卡迪夫来曼城找工作,不幸遭遇车祸被一位土耳其籍司机撞死。父母从国内来打官司,但因女孩没有遵守交通规则而败诉,他们走投无路下找到曼城佛光山,俞先生请自己的律师帮其打了两年的官司,最后获得了1.5万镑的赔偿和父母来英国的所有开销。

  伦敦佛光山的觉如法师认为佛寺是一个可以为大家提供温暖与交流的平台,在这里会员们像家人一样一起交流探讨佛法,在遇到困境时相互鼓励。

  在英的华人基督教会内有众多机构也为华人信徒提供各方面的帮助,例如福音戒赌中心帮助有赌瘾的人士戒赌等。

  部分英国华人对于信仰的需求反映了英华人对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缺失的一种补偿。教会、佛寺内的一种温馨如家的感觉,在人情越来越冷漠的时代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当越来越多的华人社团沉浸在“名利场“中,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心相待,其凝聚力与向心力便自然地削弱了。海外华人团体作为自发的社团团体,大公、博爱是力量的唯一源泉。也应多关注华人精神方面的需求,为华人塑造可靠、温馨有人情味的氛围。

  新马泰、香港等地信徒回流 大陆信徒递增

  作为早期移民来英国的香港,澳门,台湾和新马泰地区的信徒们,因为各方面环境的影响,逐渐出现了“回流”的趋势。

  回流现象的发生与英国的整体经济环境有所联系,从信徒们的个人角度出发,记者通过采访也得知不少信徒因为需回家乡照顾长辈与父母而开始回流。大多数港澳台和新马泰地区的信徒都是独生子女。这些被父母辛苦的攒起来的“血汗钱”供养长大,远渡重洋来英深造的信徒们,在父母逐渐垂垂老去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归国赡养老人们。最后一种情况应该实属最无奈的。‘子欲养而亲不在’作为信徒的他们,在纯正的信仰基础的前提下,他们更愿意选择回国这条路,回到父母的身边。

  而在由于大陆“留学热”及移民人数愈加增长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大陆新侨加入了教会。

  张先生和张太太曾在约克大学留学,毕业后两人在英国的教会结了婚,并留下工作。他们表示自己接触基督教也是受热情的传教士影响,一开始传教士来到校园传教,开始处于好奇和锻炼英语的目的,他们每周和传教士约见,由传教士给他们传授、介绍经文。随后逐渐地,他们每周都固定来到当地的教会参加活动,最终洗礼正式成为教徒。”他表示,目前还担任着教会内的一些义务工作。他介绍随着大陆留学生越来越多,现在教会内还专门开设了中文班,教会内也有不少会讲中文的传教士。

  华人二三代移民改去西方教会

  近年来,随着华人移民进入第二代、第三代甚至四五代后,这些英国出生的华人,俗称BBC(British Born Chinese)都成了黄色皮肤白色里子的“香蕉人”。这些华人后代的生活方式也更加英国化,都不愿意参加英国本土的华人教会,取而代之的是这样一大批潜在的信徒“流向”了英国本土的西方教会。

  在英国循道会君王十字堂的礼堂前的台阶上,围坐着一群穿体恤短裤的黄皮肤孩子们,嬉笑声中,不难发现他们都在用着流利的英语交谈着。教会的执事说,这就是他们老一辈信徒的后代们,生在这个国度,长在这个国度。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大部分的华人教会,除了广东堂和国语堂之外,也开设了英文堂,为了照顾到日益增加的华人后代的语言需求,也是为了防止信徒的流失。(韩梦佼 凌怡 戴山)

【编辑:南若然】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