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相连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天水相连
2009年08月27日 13: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 ↓小
柯德俊夫妇在巴厘岛留影。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印尼爪哇南岛牙威的大海还是那样的宽阔,平日里它总是显得安静,但今天的它似乎有点急躁,随风卷起的海浪努力地向岸上滚来,像是想表达什么,或者诉说什么。

  我默默地注视着一条离岸的小船,它顺着我的视线,用力地向远方划去,在水天相连的苍茫中,它显得有点孤独、有点茫然。

  那是一条载着父亲骨灰的小船,船上的人将它洒向大海,我和亲人们在岸边默默地注视着,默默地祈祷着,而我觉得此时,应该向父亲叙述那些年来埋藏在我心里的事……

  父亲的两段情

  记得,同样是在牙威,早年的父亲身边曾有一位印尼女孩,这位女孩一直默默陪在他身边,洗衣做饭,照顾起居,后来与父亲产生了爱情,并生下了一个女儿,她就是我同父异母的大姐。

  但老家的长辈们却一定要他明媒正娶家乡的女子作为正室,无奈之下,父亲娶了我的母亲,但父亲还是割舍不断在印尼的妻子,于是只好两地来回地跑。不久之后,印尼的妻子带着大姐离开了父亲,这段奔波的爱情总算有了一个结果,父亲与我的母亲成亲整整十年之后,父亲终于把母亲、哥哥和姐姐从老家接到到了牙威,我是1940年在牙威出生的。

  8岁那年的一天,在外淘气的我,被人喊回家。父亲在车祸后一直生病卧床,病情都没好转过,最终他扔下我们离去,看到母亲的万分悲痛,我才明白父亲的去世对于我们家意味着什么。

  在送葬的那天,父亲的印尼妻子也赶来了,她走在送葬队伍的前排,默默低着头,而我们一起是跟在灵柩车的后面。当初这位印尼妈妈究竟是在何种情景离开父亲,父亲与她和我的母亲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我知道得并不十分详细。但朦胧中,我对这位印尼妈妈十分敬重,因为她和母亲爱着同一个人,而在那种情景下,她的出现其实就是在对自己的爱的一种坦荡的表白。

  母亲也很坦荡,她默许了印尼妈妈的到来,还让她走在队伍的前面。在那个年代,人们可以理解闯荡海外的男人,在艰苦的环境下,凭借一丝的关怀或一缕的感情,也许就有勇气拼搏,就能顽强生存。

  母亲撑起一片天

  父亲走后,我们家摇摇欲坠,幸好母亲用劲地支撑,但日子却一天不如一天。

  1952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印尼物价飞涨,我们在印尼几乎就不能再继续生活下去。这时新中国已经成立,母亲下定了决心,把大哥二哥留下,带其他4个兄弟回国。

  当时,在我们的护照上盖上了“永远不得再回印尼”的字样。母亲得知了这行字的意义,感到很难过,她心里知道,这一走,可能这辈子再也难以回印尼去祭拜父亲了。

  回到莆田老家,刚开始的日子还是宽裕的,父亲之前在老家盖了一座五厢房,置了土地种果树,单果园每年能产3000多斤龙眼,还有几亩良田。那时,生活和我们读书的费用是不愁的。

  母亲一回国,就开始马不停蹄张罗几件大事:祖父母的墓要重整;要筹钱让三哥结婚;要扩建房子——她寻思着将来孩子大了,都要回老家成亲,父亲留下的五厢房不够住;还有就是要供我们几个小的孩子上学。

  这些事无一不需要大的花销。可1956年后的自然灾害和政治动荡中,很多事情仿佛一夜之间就发生了变化,原先还算不错的生活,转眼间就变得异常拮据。偏偏那几年二哥在印尼的生意又开始凋零,维系生活的侨汇最终也断了。

  母亲开始变卖家里的东西,从印尼带回来的缝纫机、自行车,她自己的金银首饰,都换了钱维持生活。

  饥饿成为我在那个年代里最深刻的回忆。可母亲除了要养活几个孩子外,还想尽办法供我们读书。记得我自己也从印尼带回了一些珍爱的小物件。但是在三哥考上南京大学后,母亲卖完了自己的物件,也让我把带回来的手表、派克金笔等随身物品都变卖干净,支持三哥上学。

编辑:杨丽】
    ----- 中国侨界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