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滚动|国内|国际|军事社会|地方|港澳|台湾|华人|侨网|财经|产经|金融|房产|能源|IT|汽车|文化|娱乐|体育|健康|生活|图片|视频|访谈|新媒体|English
一线故事:“举重若轻”的王秀然
一线故事:“举重若轻”的王秀然

2010年,装机容量585万千瓦的澜沧江糯扎渡水电站进入机电安装高峰。机电设备座环加工时,王秀然亲自参与编写措施,按照每次进刀0.05毫米的规范进行加工,这是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精度。加工完的座环,各加工面的同心度、光洁度、水平度均达到优良标准。水平加工面从厂家要求的接合面80%提高到90%以上,使座环与底环之间密封效果进一步提高,经冲水试验,滴水不漏。

10月份,7-9#机已安装完成的蜗壳,因设计变更需拆除11个管节进行返工,并要求100天内完成原蜗壳拆除、新蜗壳制作、安装、打压试验等任务,时间十分紧迫。

外形很像蜗牛壳的水轮机引水室,俗称“蜗壳”,王秀然在这蜗壳上做了一篇大文章。

12月25日,首台机蜗壳返工进入第7节安装。原蜗壳形状是椭圆形,而后期重新设计的蜗壳是圆形,椭圆和圆形两节蜗壳相接时,局部错牙高达6毫米——10毫米。这对于蜗壳挂装、焊接来说是一大难题,如何才能将两个管节对接到最佳位置?

4天3夜通宵达旦的技术方案研讨后,王秀然拿出了“采用预热、加温消除错牙”的处理方案。方案审定后,王秀然亲自组织实施。

经过11天的昼夜奋战,两个管节的对接终于完成。2011年1月15日下午4时16分,首台机蜗壳打压试验一次性成功通过,现场一片欢腾……

在王秀然的带领下,7-9#机从拆除废弃蜗壳到蜗壳重新制作、挂装再到打压试验,只用了87天的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了13天。

善于总结的王秀然,根据这次施工实践,组织编写了《大型不对称蜗壳的现场制造工艺创新》,获得了水电十四局2012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

此前,他参与的《小湾电站700MW高水头大型水轮机埋件制造安装技术总结与创新》课题,荣获2010年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王秀然大名鼎鼎,他是云南省技能大师、昆明市名匠、中国电建集团水电十四局机电安装分公司的“金牌技师”。把1000多吨重的水轮发电机零部件,在仅有二三十毫米的狭小空间内精确地吊装到位、调试好,这是他的又一拿手好戏。

2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